再还宜丰寺

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

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

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再次寻找那隐居之地,重新安排那平息俗念的时光。
砍柴的客人询问归来的日期,山中的僧人记得告别的情景。
野外的云遮暗了远处的田野,秋天的雨使前方的池塘水位上涨。
不要以为我是在探寻美景,我现在已经不再热衷于新奇的事物。

注释

再寻:再次寻找。
招隐地:指适合隐居的地方。
重会:重新聚集。
息心期:平息世俗之心的约定时间。
樵客:砍柴的客人,这里指隐居山林的人。
问归日:询问回来的日期。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侣。
记别时:记得离别的时间。
野云:野外的云彩。
阴远甸:遮蔽了远方的平原。
秋雨:秋季的雨水。
涨前陂:使得前面的池塘水位上升。
勿谓:不要以为。
探形胜:探寻风景优美的地方。
吾今:我现在。
不好奇:不再对新奇事物感兴趣。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心灵深处的宁静追求。"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表明诗人希望重新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的地方,这里所指的是宜丰寺。

接下来两句"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描绘了一幅樵夫询问归途的景象,同时山中的僧侣也在回忆着分别之时。这里通过对话和回忆强调了时间流逝和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意境。

最后两句"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表明诗人并不认为追求外在的成功或奇迹为好,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的意境。

收录诗词(40)

灵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使君宿大梁驿

旌旗江上出,花外捲帘空。

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

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

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江行寄张舍人

客程终日风尘苦,蓬转还家未有期。

林色晓分残雪后,角声寒奏落帆时。

月高星使东看远,云破霜鸿北度迟。

流荡此心难共说,千峰澄霁隔琼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大林与韩明府归郭中精舍

野客同舟楫,相携复一归。

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晖。

不道还山是,谁云向郭非。

禅门有通隐,喧寂共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宜丰新泉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

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

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

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