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水调歌头(其一)》。从鉴赏角度看,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和淡泊,以及他追求自由自在、脱离尘俗的心境。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这两句点出了社会现象,即富贵之人享有余裕的欢乐,而贫穷低贱者则承受着无法忍受的忧愁。诗人通过这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生活的艰辛。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这两句转向哲理层面,表达了对于命运不可预测的感慨。"天路幽险" 比喻人生的复杂与不易预料,而"倚伏互相酬" 则暗示着在这复杂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在依靠和利用彼此以求得存活。

接着的"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描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英雄落寞的感慨。"东门黄犬" 和 "华亭清唳" 都是历史上著名景观,但在这里它们被用来象征着过往时光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而"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则是诗人对古代隐逸之士的赞美。鸱夷子是一位传说中的隐者,他不为世俗所羁绊,拥有超脱尘世的心境和策略。

最后,"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则表达了诗人彻底放下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愿望。在这里,他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抒情。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三)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西江月(其一)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

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

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