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新雁过妆楼·中秋对月》由清代诗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月下对饮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深沉的情感。
开篇“不醉如何”,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饮酒之意,欲借酒消愁。接下来“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以满杯的美酒向月亮敬酒,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诗人自问自答,探讨古今之人的愁绪,引人深思。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在红尘中度过短短二十载,却已难以抵挡秋夜的蟋蟀声,暗含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紧接着“况来宵。一分月缺,多半秋过”,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月缺月圆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无情的无奈与感慨。而“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则通过断续的砧声和飘落的叶子,形象地描绘了时光匆匆、岁月如梭的景象。
最后,“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表达了诗人希望每年都能与月亮相伴,让其照亮宴会,留下美好的回忆。而“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则以瑶台、梦魂、疏星、淡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梦幻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