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百禄子功学士知谏院二首(其二)

圣贤中道意何如,历历樊川论谏书。

要在致君成德业,不当沽直徇名誉。

平生忠义倾心际,后日经纶试手初。

得意古人多气义,弹冠应有旧簪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送范百禄子功学士知谏院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范百禄子功学士即将赴任谏院的勉励与期待。

首句“圣贤中道意何如”,开篇即以圣贤之道为引,探讨在追求道德与理想的过程中,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追求是什么。接着,“历历樊川论谏书”一句,借樊川之景,寓意范百禄子功学士将要面对的谏议工作,强调了其责任重大且需要细致入微地处理。

“要在致君成德业,不当沽直徇名誉”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范百禄子功学士在谏议工作中应当秉持的原则:致力于辅助君主成就高尚的品德和事业,不应为了个人的名声而违背原则。这体现了诗人对范百禄子功学士的期望,希望他能坚守正直,不为外物所动。

“平生忠义倾心际,后日经纶试手初”两句,赞美范百禄子功学士一生忠诚正义,现在即将开始新的挑战,暗示他将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里既有对过去行为的肯定,也有对未来成就的期许。

最后,“得意古人多气义,弹冠应有旧簪裾”两句,借用古人成功事例,鼓励范百禄子功学士相信自己能够像历史上的先贤一样,凭借气节和义行取得成功。同时,也预祝他在新岗位上能够得到同僚的支持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百禄子功学士的勉励,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寄托了对他在谏议工作中能够有所作为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苗时中子君运判亭溪道中双白猿

雪白霜猿久已灵,江山但觉有馀清。

优游此地不常出,皎洁一身能自明。

高挂岂知神气王,仰看谁为骨毛惊。

因吟佳句成遗恨,安得风前闻啸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

缭绕川原又载驰,人情风物共依依。

胶舟野水涸将尽,捲雨岭云寒不飞。

岂惮长途劳使传,尚寻清景扣禅扉。

前山次第看梅发,剩带新年春色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赴辟利台吕少蒙运判以诗回赠依韵谢之

随和箧笥号藏珍,物理求多渐失真。

骐骥已胜千里足,鹪鹩才寄一枝身。

自怜蹭蹬居前秕,岂意蹉跎接后尘。

穷达圣贤知有分,不同非望泽中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岑岩起莫轩

闻在幽轩隐使华,合归清望戴重纱。

手持温诏方行道,堂有慈亲即是家。

得意乡山频上看,异时蓬岛合重誇。

登临强欲留诗句,苦恨风骚力未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