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铁仁山总宪招游城西某氏园

粉垣带郭,是旧日朱门,赏心佳处。翠笺唤侣。

借闲园半角,胜游星聚。倦客幽寻,过眼韶华试数。

悄回顾。问选石莳花,人更何许。兰锜今在否。

但艳槿沤珠,暗随春去。燕归自语。

叹高楼似昔,杏梁谁主。卧柳攲桥,总被群鸥占取。

小山句。为王孙、桂丛吟苦。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鉴赏

这首《扫花游·铁仁山总宪招游城西某氏园》是清代词人周之琦的作品。词中描绘了一幅旧日贵族园林的衰败景象,以及词人游园时的感慨。"粉垣带郭",以白墙环绕着城墙,暗示昔日的繁华;"翠笺唤侣",用绿色的信笺邀请友人,体现了主人对园林的珍视和雅兴。词人感叹"倦客幽寻",时光匆匆,美景易逝,不禁回首询问园中的石径花丛是否依旧,人事已非。

"兰锜今在否",兰锜(古代宫室中的装饰)是否还在,暗示昔日的奢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艳槿沤珠,暗随春去"的凄凉。燕子归来,却无人分享高楼的变迁,杏梁的主人已无从知晓。"高楼似昔,杏梁谁主",表达了词人对物是人非的深深感慨。

最后,词人借"卧柳攲桥,总被群鸥占取",描绘了园林的荒芜,连寻常景物也被自然占据。"小山句。为王孙、桂丛吟苦",以小山(指词牌名)寄托词人的哀思,感叹自己如同王孙般流离失所,在桂丛中独自吟唱,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林的变迁和词人的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庆清朝.晚登陶然亭寄怀衎石汴中

野水弯环,空烟澹薄,孤亭尚恋斜晖。

游骢散后,幽寻尘外偏宜。

暗想南湖雁影,翩然冲雪独吟时。

萧闲境,冷怀高韵,襟抱谁知。

今我瘦藤倦倚,对女墙西畔,隐约山眉。

虚廊坠叶,从前爪印都迷。

换尽芦湾细柳,一枝不借暝鸦栖。

夷门路,闷拈新句,遥寄相思。

形式: 词牌: 庆清朝

望海潮.京寓对雪

重阴垂幕,长空卷絮,纷铺万顷琼田。

鱼梦乍古,鲸波未息,南云尚驻戎旃。风劲铁衣单。

想营屯千帐,清角吹寒。

胜事园林,漫将尊酒赋华筵。家家腊鼓腾欢。

待功成洗甲,庆入新年。

银海浪平,天花阵舞,从教净扫蛮烟。一白虎门山。

看欃枪夜落,旌旆春闲。

料得红旗送喜,早晚到长安。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探春慢.辛丑都门元夕二首(其一)

紫陌春回,禁城夜暖,琼箫灯市吹起。

漠漠烟痕,溶溶月色,掩映曲坊珠翠。

嗟念文园老,渐羞趁、落梅秾李。

玉荷滴尽兰膏,不堪纤梗犹系。

重溯槐街旧侣,曾几度擘笺,同赋蓝尾。

二十年来,游仙一枕,消得光阴弹指。

亲友凋零甚,更休问、贞元朝士。

笑语谁家,听残莲漏声里。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探春慢.辛丑都门元夕二首(其二)

彩笔愁拈,画屏倦倚,良辰谁共游冶。

小篆香消,微波帘卷,还又夕阳西下。

曾说金钱买,信一刻、春宵无价。

旧时月色依然,酒边心事慵写。

此际乡城漏永,应扫尽碧云,庭院潇洒。

暗卜油花,频挑烟蕊,遥忆长安今夜。

相对团栾影,尽肠断、吴兰词帕。

梦约教寻,从他灯穗红灺。

形式: 词牌: 探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