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书事四首(其一)

冉冉春将老,悠悠昼掩关。

鸠鸣高柳暗,雨细广庭闲。

尘榻谈无客,风帘望有山。

衔泥新燕子,一一及时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春天渐渐逝去,漫长的白天关上家门。
斑鸠在高大的柳树上鸣叫,细雨轻洒在宽广的庭院显得宁静。
尘土覆盖的榻上没有访客,风吹过窗帘,映入眼帘的是远处的山峦。
新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一只只按时归来。

注释

冉冉:逐渐。
春:春天。
将:即将。
老:衰老,逝去。
悠悠:漫长。
昼:白天。
掩:关闭。
关:门。
鸠:斑鸠。
鸣:鸣叫。
高柳:高大的柳树。
暗:阴暗。
雨细:细雨。
广庭:宽广的庭院。
闲:宁静。
尘榻:积满灰尘的榻。
谈无客:没有访客交谈。
风帘:被风吹动的窗帘。
望有山:远望有山。
衔泥:衔着泥巴。
新燕子:新来的燕子。
一一:一只只。
及时还:按时归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象,诗人借景抒情,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带有淡淡忧愁的情境。

"冉冉春将老,悠悠昼掩关。"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场景,春光渐渐老去,大门在午后隐隐闭合,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感觉。

"鸠鸣高柳暗,雨细广庭闲。" 春日的高柳间传来鸠鸟的鸣叫声,而细雨绵绵,使得广阔的庭院显得格外安静和空旷。

"尘榻谈无客,风帘望有山。" 诗人坐在布满尘土的床榻上,没有客人来访,只能望着随风飘动的窗帘,心中想象着远方的山峦。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寂寞和对远方山色的向往。

"衔泥新燕子,一一及时还。" 新生的燕子嘴里衔着泥土,一只接着一只地回到它们应该在的地方。这个意象既表现了生机勃勃,也带有一丝时间流逝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雅致情怀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暮春赠陈器之

牡丹开过解鞦韆,鹎鵊鸣时三月天。

尽日好风吹絮雪,一池春水泛莲钱。

溪边蒲笋供朝饭,堂上图书伴昼眠。

端坐穷城何所得,只收风月入新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蔡河涨二首(其二)

浑浑虽未已,浩浩竟东归。

阔处长天近,澄边一鸟飞。

西风疏苇乱,斜日远村微。

淹泊从吾道,扁舟伴钓矶。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蔡河涨二首(其一)

长河秋雨涨,极目漫难分。

潢潦虽无自,龟鱼恐有神。

天宽垂鉴影,风细起龙鳞。

老去扁舟兴,临流欲问津。

形式: 古风

潘大临莲池二首(其二)

年年酷暑轸皇慈,恩诏犹矜庶狱累。

白首坐曹真有罪,清风高枕叹无时。

乘轩敢望终如鹤,用智从前不及葵。

他日东门驱匹马,故应难忘习家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