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

舟中逢献岁,风雨送馀寒。

推年增渐老,永怀殊鲜欢。

江边无车马,鉴里对衣冠。

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

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

饮酒复先醉,颇觉量不宽。

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

来者即为新,过者故为残。

何言昨日趣,乃作去年观。

时节未变易,人世良可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在舟中度过新年,风雨中残留着冬日的寒冷。
随着岁月增长,我感到自己逐渐衰老,很少有真正的快乐。
江边无人车马喧嚣,镜子里映照着自己的衣冠。
妻子和孩子们庆祝,围坐一起摆设宴席。
宴席上满是橘子柚子,还未尝就已酸甜诱人。
我酒量不大,却先醉了,感觉容量有限。
岸边的梅花即将绽放,野外的水面微微泛起波澜。
新来的人就是新的开始,过去的时光已成旧事。
怎能说昨天的乐趣,如今看来已是去年的记忆。
季节并未改变,但人事变迁,令人感叹。

注释

舟中:在船上。
献岁:新年。
风雨:风雨天气。
馀寒:残留的寒冷。
推年:逐年。
鲜欢:少有的欢乐。
江边:江畔。
鉴里:镜子中。
衣冠:穿戴的衣物。
孺人:妻子。
盘中:宴席上。
橘柚:水果。
量不宽:酒量有限。
岸梅:岸边的梅花。
破萼:即将绽放。
过者:过去的事物。
残:旧的,过去的。
昨日趣:昨天的乐趣。
去年观:去年的记忆。
人世:人间。
良可叹:真令人感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描绘了诗人舟中度过新年时的情景和感慨。首联“舟中逢献岁,风雨送馀寒”写出了诗人身处舟中的情境,冬日风雨中感受到残余的寒冷,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下来,“推年增渐老,永怀殊鲜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在异乡无法尽享天伦之乐的遗憾。

“江边无车马,鉴里对衣冠”通过江边的寂静和镜中的自己,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寂寥。诗人与家人的团聚在“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的场景中展开,虽然只有简单的菜肴,但“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流露出家庭的温馨和节日的气氛。

“饮酒复先醉,颇觉量不宽”描述了诗人因情感浓烈而醉酒,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后两联“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借景抒情,感叹自然界的变迁,暗示人事的无常。“来者即为新,过者故为残”表达出对新旧更替的感慨,而“何言昨日趣,乃作去年观”则揭示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顾,感叹时光如梭。

最后,“时节未变易,人世良可叹”总结全诗,尽管季节依旧,但人事的沧桑变化让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岁寒亭

种花邀青春,种柏要晏岁。

乃知风露前,已辨雪霜势。

时俗爱芳菲,不妨鸣鶗䳏。

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霁]韵

师厚云虱古未有诗邀予赋之

贫衣弊易垢,易垢少虱难。

群处裳带中,旅升裘领端。

藏迹讵可索,食血以自安。

人世犹俯仰,尔生何足观。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师厚生日因以诗赠

龙骥产龙驹,良金出良冶。

良冶无顽矿,龙驹岂凡马。

致远在御徒,作砺由工者。

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舍。

进道期日隆,无愧金马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师厚明日归南阳夜坐有怀

明朝子当去,我若云失龙。

龙归云未归,索莫将安从。

半夜出户望,参毕已正中。

倏然变阴黑,烈烈鸣窗风。

窗鸣不得寐,拥被一悲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