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罗人归本国

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

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

眼穿乡井树,头白渺瀰程。

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身处遥远的鸡林国,被大海深深环绕,一年只能短暂停留。
每日临近家乡,天边就先泛起曙光,海风吹过,波涛起伏不定。
思念家乡的目光穿透层层树林,头发已斑白,旅程还遥遥无期。
等我到达彼岸,季节变换,连语言都仿佛带着故乡的气息。

注释

鸡林:古代对朝鲜半岛的称呼。
隔:间隔,阻隔。
浸:水深或水域。
日近:太阳靠近。
国:国家,家乡。
先曙:黎明前。
风吹海不平:形容海浪翻滚。
眼穿:目光穿透。
乡井树:家乡的树木。
头白:头发变白。
渺瀰:广阔无垠。
星霜:星辰变换,代指时间。
唐家语:唐朝的语言,这里可能指中原文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来表达对远行者的一种关切和不舍。"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写出了新罗人长时间的居留以及即将开始的漫长旅途。"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则表现了离别时光的临近与海上旅行的艰难。"眼穿乡井树,头白渺瀰程"通过对视线和头发颜色的描写,传达出岁月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希望,即到了某个地方,虽然环境与气候有所变化,但仍旧能够听到唐朝的语言,这里既包含了对故乡文化的眷恋,也透露出一种思乡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送别之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异国他乡生活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家园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情怀。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送雍陶侍御赴兖州裴尚书命

纶阁知孤直,翻论北巷贤。

且縻莲幕里,会致玉阶前。

洙泗秋微动,龟蒙月正圆。

元戎军务息,清句待君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僧归玉泉寺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

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

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

见说千峰路,溪深复顶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蔡京东归迎侍

高堂惟两别,此别是荣归。

薄俸迎亲远,平时知己稀。

郓郊秋木见,鲁寺夜钟微。

近腊西来日,多逢霰雪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

同城各多故,会面亦稀疏。

及道须相别,临岐恨有馀。

梁园飞楚鸟,汴水走淮鱼。

众说裁军檄,陈琳远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