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洞

玉洞沉沉锁碧虚,月华曾伴日华居。

刀圭影触金丸弹,蝉蜕形留锦鲤鱼。

旧隐已荒三径草,仙人忽授数行书。

丹霞自有栖真处,十里松风可跨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深邃的玉洞隐藏在绿色的虚无中,月亮曾与太阳共居天际。
药丸般的光芒被刀圭的影子触动,蝉蜕的形态留在了锦鲤身上。
昔日隐居之地已长满杂草,忽然有仙人赠予几行书信。
丹霞山中自有机缘栖息之处,骑着驴子可以穿越十里松林的清风。

注释

玉洞:指深邃的洞府或仙境。
碧虚:绿色的虚无,形容环境清幽。
月华:月光。
日华:太阳的光辉。
刀圭:古代计量药物的器具,这里比喻微小的光芒。
金丸:比喻明亮的光芒。
蝉蜕:蝉脱壳,比喻变化或解脱。
锦鲤:美丽的鲤鱼,象征吉祥。
旧隐:过去的隐居地。
三径草:借用典故,表示荒废的居所。
仙人:神话中的超凡人物。
数行书:几页书信,可能含有重要的信息。
丹霞:红色的山霞,常指道教修炼的场所。
栖真处:真正的居住或修炼之地。
松风:松树间的风,象征自然和宁静。
跨驴:骑驴出行,古时常见的旅行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和深远的哲思。首句“玉洞沉沉锁碧虚”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幽深的洞府之中,这个地方被精致而又透明的碧空所环绕,给人一种纯净无暇的感觉。“月华曾伴日华居”则是诗人在此洞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仿佛连时间都能与之对话。

“刀圭影触金丸弹,蝉蜕形留锦鲤鱼”一句,则是对仙境中奇异景象的描绘。刀圭(一种玉器)和金丸(可能指珍珠)的光影相互触碰,显得既神秘又华丽。而蝉蜕(蝉虫的幼虫)形留在锦鲤鱼身上,则是对仙境中生物奇特之处的一种描写,这里蕴含着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生的意象。

“旧隐已荒三径草,仙人忽授数行书”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隐逸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中的某些启示或指引的接受。这里的“旧隐”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幽静之地,而“已荒”则说明时间流逝,一切都在变化。而“仙人忽授数行书”则是在这个变化中,诗人获得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或教诲。

最后,“丹霞自有栖真处,十里松风可跨驴”一句,则是对诗人所寻找的精神寄托之地的一种描绘。这里的“丹霞”可能指的是仙境中的某个地方,而“栖真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归宿之地的向往。而“十里松风可跨驴”则是对这种追求的一种比喻,意味着即使是遥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来轻易到达。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追求超脱尘世、向往自然与精神和谐统一的主题。

收录诗词(10)

张自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秀山次韵

甲子循环各一时,又逢青犬护岩扉。

金墉城锁瑶池苑,苍玉楼铺锦地衣。

万里西风生木末,数声湘竹叫云归。

明朝天上秋期近,问讯河边织女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华景洞

拂破苍苔觅旧题,五言觅得晚唐诗。

岩光人忆遗名好,华景天开一段奇。

铁锁掣关躔壁垒,玉梯穿路透瑶池。

古心未展閒游戏,惭愧平生华子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朝阳洞次孙机宜韵(其一)

绿野年来喜有秋,行春到处小淹留。

朝阳亭上初披雾,水月岩中更枕流。

竹径不容周俗驾,桃蹊还泊晋渔舟。

遨头自愧非元老,滥总师干乏壮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朝阳洞次孙机宜韵(其二)

乘轺初至忆前秋,岂意持麾尚此留。

立屋得僧成宴喜,游山如谢欠风流。

劝酬同把菊花盏,来往自操莲叶舟。

向晚洞门烟渐锁,祗应归兴更宜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