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
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
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念故乡的情怀。开篇“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两句,通过对天门之叫唤无人响应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呼唤和渴望回归的情感。接着,“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两句,则是借古代名臣周顗、贾谊之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两句,用海潮和剑气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力量强大、气势磅礴的情景,或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展现了他内在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最后,“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虽身处异乡,但心系家园,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篇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佳作。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倦行老矣遍东南,最后青原识正庵。
无法更求身外说,有禅应向意中参。
春风绕寺雨花坠,石鼎烹茶泉味甘。
暂脱尘嚣聊税驾,与君相对款清谈。
庵上木已拱,山前水可陂。
峥嵘晦翁字,突兀大参碑。
云叶孤飞白,乌群反哺慈。
伤心前辈尽,问道欲从谁。
磊落东游客,磨跎但过僧。
有怀千不足,自顾百无能。
旧日名城酒,他时梦境灯。
放歌声激烈,醉倒睡腾腾。
十年曾记此来游,有策中原一战收。
蒲柳易凋嫌势去,金汤无用卒和休。
悲风髣髴鸣刁斗,缺月参差照敌楼。
庙食封侯何日事,不堪老马又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