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二)五位

偏中正晓月,梳云华弄影。

石人惊起梦魂消,带雪乌鸡回凤岭。

形式: 偈颂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偏中正晓月”,以“偏”字开篇,似乎在暗示一种不寻常的视角或状态,随后点明时间是清晨,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接着,“梳云华弄影”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比作华美的梳子,在月光下轻轻梳理,使得影子随之舞动,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石人惊起梦魂消”,这一句转为对自然界的描写,仿佛有一尊石像在月光的照耀下被唤醒,其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干扰形成对比,暗示着某种心灵的触动或觉醒。最后,“带雪乌鸡回凤岭”则以一只带着雪花的乌鸡返回山岭作为收尾,这一景象既具象又抽象,乌鸡的回归象征着某种精神上的归宿,而“带雪”和“凤岭”的组合,又增添了神秘与高远之感,整个画面充满了禅宗意味,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引导读者在静谧的自然景观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启示。

收录诗词(6)

释慧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三)五位

正中来玉兔,团天耀九垓。

万古碧潭无影像,红炉焰里雪华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其四)五位

兼中至锦缝,金针双锁备。

靴头线绽足知音,有耳不临流水流。

形式: 偈颂

颂古(其五)五位

兼中到眼里,双瞳齐喝道。

少室山前铁马驹,三便吃尽无根草。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春将至,岁已暮。思量古往今来,祇是个般调度。

凝眸昔日家风,下足旧时岐路。

劝君休莫莽卤,眨上眉毛须荐取。

东村王老笑呵呵,此道今人弃如土。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