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

未央天子香熏骨,夫人不贮黄金屋。

水铜无光涩秋月,留得当年旧蛾绿。

瑶台夜佩声阑珊,沈云叫雁沙泉寒。

二十五弦弹凤凰,玉钗小燕飞春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李夫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夫人的形象与气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氛围。

首句“未央天子香熏骨”,以“未央”点出李夫人的身份背景,暗示她曾是帝王的宠妃,而“香熏骨”则强调了她身上所散发的高贵气息和独特的魅力。接着,“夫人不贮黄金屋”一句,通过对比黄金屋的奢华与李夫人内心的淡泊,展现了她的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

“水铜无光涩秋月,留得当年旧蛾绿”两句,以水铜的暗淡和秋月的清冷,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往日美好记忆的渐行渐远。而“旧蛾绿”则可能是对李夫人眼眸或服饰的描述,暗示其曾经的美丽与光彩。

“瑶台夜佩声阑珊,沈云叫雁沙泉寒”描绘了一幅夜晚瑶台上的凄凉景象,通过“沈云”、“叫雁”和“沙泉寒”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哀愁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李夫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也暗示了她命运的悲凉。

最后,“二十五弦弹凤凰,玉钗小燕飞春山”以音乐和自然景象为喻,进一步深化了李夫人的形象。二十五弦弹奏出的凤凰之声,既象征着她的高雅与神秘,也暗示了她如同凤凰涅槃般的命运转变。而“玉钗小燕飞春山”则以轻盈的燕子在春日山林间飞翔,象征着李夫人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美依然在世间流传,如同春天般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夫人生平的追忆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其命运的同情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蔡州妓赵氏坠崖以死自誓作诗讽俗

鳞鳞汝水冰碧光,汝之左右百草芳。

红兰紫桂媚长昼,钩辀鸟子回银塘。

茭蒲无数菱叶小,西家鞦韆属年少。

燕泥霁雨风景酣,帘箔依稀有歌笑。

赵氏女子邯郸娼,綵丝绣履踏春阳。

心思宛转萦云缕,羞对儿郎唱凤凰。

乐山嵯峨石生雨,乡人迎神奏歌舞。

婆婆起向神祠前,祝愿生身事针组。

野风吹目双泪零,泉声松韵相泠泠。

谁言女子情爱癖,誓死命轻如鸟翎。

鸟翎飞上合欢树,开花夜夜无愁苦。

秋香不断相思浦,玉钗断股埋黄土。

形式: 古风

秋意

银床坠露下高桐,竹练含冰留麝笼。

蒲萄酒作码碯红,湘娥江边采芙蓉。

月华流影天汉东,素商凄清飏微风,草根知秋有鸣蛩。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寄家书

春云阁雨花泥少,池上波平飞白鸟。

蓟中河外尽天涯,莲叶圆时身到家。

形式: 古风

送文著作往鄂州谕南使

大化均天施,黄图象岳宁。

宣风依日月,发号布雷霆。

貔虎严分镇,鹓鸾蔚在廷。

芝茎联孔庙,蓂叶茂尧庭。

珠米圆圆白,楼桑个个青。

讴吟兴陇亩,游衍及郊坰。

楚俗那三户,滇童信六经。

已知含煦育,复此仰仪刑。

使得皇华美,歌应湛露听。

赐衣裁锦段,官酝应瑶瓶。

上国崇怀服,熙朝尚德馨。

鱼书閒粉蠹,鸡卜枉轺星。

鄂渚翔鹦鹉,燕台念鹡鸰。

归途回四牡,枫树失江汀。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