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孙常州飞蓬亭

藕花池上竹梅阴,一舣中閒用意深。

画舫规模供燕适,虚舟世界看浮沉。

快风未信千帆福,逆水难凭百丈心。

惟有此蓬飞已定,更无惊浪怒涛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藕花盛开的池塘边,竹林梅荫下停泊着一艘小船,蕴含着深远的意境。
这艘装饰华丽的小船,仿佛是为了燕子的舒适而设计,它在虚幻的舟影世界里体验浮沉的哲理。
尽管快风并未带来航行的顺利,逆流而上的困难难以凭借强大的决心克服。
只有这漂泊不定的蓬草找到了归宿,再也不会受到惊涛骇浪的侵扰。

注释

藕花:荷花。
舣:停泊。
燕适:适合燕子居住。
虚舟:象征性的小船,寓意超脱或虚无。
千帆福:顺风顺水的好运。
百丈心:坚定的决心,比喻毅力。
蓬飞:随风飘动的蓬草,象征漂泊不定。
惊浪怒涛:形容汹涌的波浪。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孙常州飞蓬亭的宁静与雅致。"藕花池上竹梅阴",诗人以荷花、竹子和梅花的阴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一舣中閒用意深",表达了亭子设计者匠心独运,用心良苦,旨在提供一个静谧的休憩之地。

"画舫规模供燕适",暗示亭子的布局和装饰或许带有江南水乡画舫的特色,让人感到舒适宜人。"虚舟世界看浮沉",运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寓意人生的无常与超脱,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而富有哲理的世界。

"快风未信千帆福,逆水难凭百丈心",借风力与行船的比喻,表达出对顺境与逆境的深刻理解,告诫人们即使在顺风中也不应过于乐观,而在逆境中也要坚韧不拔。

最后两句"惟有此蓬飞已定,更无惊浪怒涛侵",以飞蓬随风飘泊的形象,象征着飞蓬亭主人心境的安定,已经超脱世俗的纷扰,不受外界波涛汹涌的影响,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整首诗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孙常州飞蓬亭的赞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夜酌丹山

石路深深著梵宫,绿阴截断出尘红。

春风杖屦閒忙外,明月山林醒醉中。

有酒何须白莲社,无诗可入碧纱笼。

归途自有儿扶笑,不用过溪劳远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宿倪庵坐雨二首(其二)

连朝云霭霭,一夜雨飕飕。

涨雾黑天晓,洗山黄涧流。

润深麻长骨,湿重麦垂头。

春水可农事,只愁兵未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夜宿倪庵坐雨二首(其一)

一自入庵来,翛然百念灰。

松风晴后雨,涧水静中雷。

邻户祈蚕母,樵翁挟雉媒。

若无山外事,何必过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孟春书怀

老健羲娥不住车,东君依样做年华。

十来日雨洗梅萼,一半春风归杏花。

醉里出门忘故我,閒心到处是吾家。

临溪忽悟前程事,流水方生未到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