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其四)玉簪

花中冰雪避秋阳,月底阴阴锁暗香。

玉瘦每忧和露滴,心清惟恨有丝长。

且留宛转围沈水,莫遣联翩入粉囊。

只许幽人太相似,苍苔疏雨北窗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玉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特审美情趣。首先,“花中冰雪避秋阳,月底阴阴锁暗香”两句,以“冰雪”喻花,以“秋阳”衬托花的清冷高洁,同时通过“月底阴阴”和“暗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赋予了玉簪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接着,“玉瘦每忧和露滴,心清惟恨有丝长”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玉簪的形态与品质。玉簪的“瘦”不仅指其外形的纤细,也暗示其内在的坚韧与高洁。“忧和露滴”表达了对玉簪脆弱性的担忧,而“心清惟恨有丝长”则体现了诗人对玉簪纯净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因为长丝可能会影响其整体的美感与实用性。

“且留宛转围沈水,莫遣联翩入粉囊”两句,诗人希望玉簪能被妥善保存,既不破坏其自然状态,也不失去其独特的韵味。这里,“沈水”象征着深邃与宁静,“粉囊”则可能代表世俗的束缚或装饰,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强调了玉簪作为自然之美的纯粹与珍贵。

最后,“只许幽人太相似,苍苔疏雨北窗凉”两句,将玉簪与“幽人”相联系,暗示了玉簪与隐逸之士的契合,以及它在宁静环境中的美好存在。同时,“苍苔疏雨北窗凉”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进一步烘托了玉簪及其所代表的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玉簪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品质,还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宁静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向往。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盆池

青蛙昨夜圣来鸣,斗水那容掉尾鲸。

白发惊鱼应百我,扁舟捉月记三生。

荷风拂面秋先觉,苔露生波晚更清。

我欲江东鉴湖老,天河早为洗南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黑马酒

仙酪谁誇有太玄,汉家挏马亦空传。

香来乳面人如醉,力尽皮囊味始全。

千尺银驼开晓宴,一杯璚露洒秋天。

山中唤起陶弘景,轰饮高歌敕勒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答河閒赵君玉见寄

出门纷扰互相寻,常使幽人懒病深。

前月借书来水北,去年采药到城阴。

黄精已倩徐生斸,苍朮新教石老寻。

只有烟霞肯赊借,无人曾送买山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忆郝伯常

一檄期分两国忧,长缨不到越王头。

玉虹醉吸金陵月,玄鹤孤游赤壁秋。

漠北苏卿重回首,天南王粲几登楼。

飞书寄与平南将,早放楼船下益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