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

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

不闻汉主放妃嫔,近静潼关埽蜂蚁。

殿前兵马破汝时,十月即为齑粉期。

未如面缚归金阙,万一皇恩下玉墀。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丝白马的年轻人是谁家的孩子,豪放不羁,随风尘起舞。
没有听说汉朝君主释放宫中的妃嫔,如今靠近潼关,像扫除蚂蚁一样清除敌人。
在宫殿前的战场上,我们期待着打败你,那时的你将在十月间化为齑粉。
然而,我更愿投降归来,接受皇恩,哪怕是在那玉石台阶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青丝衣的骑士,乘坐白马,气质不凡,却也随波逐流,被世事尘埃所围困。诗人通过这种描述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紧接着,诗中提到“汉主放妃嫔”,这是历史上的一个事件,意在比喻现实中的权力变迁和宫廷之争,但却不闻其声,只见潼关一带静悄悄的,就像蜂蚁一般平常。

然而,当诗人提到“殿前兵马破汝时”,则是对战争与动荡局势的直接描写,时间点设定在十月,这里也许隐喻着某种悲剧或灾难的降临。而后面的“未如面缚归金阙”表现了诗人对于平安返回皇宫的渴望,而“万一皇恩下玉墀”则是对皇帝宽赦与恩典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于动荡时代的感慨,以及个人对于和平与安全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杜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其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青阳峡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

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昨忆踰陇坂,高秋视吴岳。

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

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

形式: 古风

信行远修水筒

汝性不茹荤,清静仆夫内。

秉心识本源,于事少滞碍。

云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

触热藉子修,通流与厨会。

往来四十里,荒险崖谷大。

日熏惊未餐,貌赤愧相对。

浮瓜供老病,裂饼尝所爱。

于斯荅恭谨,足以殊殿最。

讵要方士符,何假将军盖。

行诸直如笔,用意崎岖外。

形式: 古风

前出塞九首(其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前出塞九首(其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