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杨柳读书堂得书字五言八韵

杨柳依依处,溪堂画不如。

漫歌金缕曲,还读玉函书。

翠幄莺巢稳,青箱蠹简储。

砚浮花隐约,帷隔影扶疏。

乐拟翁森句,阴宜靖节居。

琅环牙轴叠,掩映彩旗舒。

虚幌和烟捲,柔丝待雨梳。

琳琅珍秘阁,乙览万机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文雅之气的读书堂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杨柳依依的自然美景与书斋内的文化氛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首联“杨柳依依处,溪堂画不如”,开篇即以杨柳轻拂、溪水潺潺的自然景象,对比于画中之景,强调了现实中的美好远胜于艺术的再现,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

颔联“漫歌金缕曲,还读玉函书”,描绘了读书堂内的情景,诗人或轻声吟唱,或翻阅珍贵的书籍,既有音乐的旋律之美,又有文字的深邃之思,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颈联“翠幄莺巢稳,青箱蠹简储”,通过“翠幄”、“莺巢”、“青箱”、“蠹简”等意象,既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又暗含了知识的积累与传承,体现了读书堂不仅是学习之地,也是生命与智慧的栖息之所。

尾联“乐拟翁森句,阴宜靖节居”,引用古人诗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读书堂主人的高洁志趣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读书堂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学堂歌

传闻四境内,私塾尽改良。

入城吞声哭,听我歌学堂。

古祠蔽风雨,门额书皇皇。

中庭有偶像,教室设两厢。

童子颇活泼,鱼贯而雁行。

亦有四五辈,面目渐老苍。

乱发垂过耳,垢腻无完裳。

列坐乃凌乱,争就檐隙光。

讲师入讲席,气静声不扬。

面壁写粉字,古语连篇长。

就中一老儒,口说颇精详。

因授读经课,为讲达孝章。

若者天子孝,若者诸侯王。

群儿互耳语,或但两目张。

朦然又移晷,咳唾如沸汤。

吁嗟十年内,此事讵可商。

我闻东西国,校舍周穷乡。

儿童心理学,何以基富强。

此意难具陈,请君学牧羊。

牧羊得羊性,三百无相妨。

人人有子弟,谁家无爷娘。

蒙养须及时,愿与重较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哀自治

歌罢学堂歌,听我歌自治。

客从边隅来,为述边隅事。

山城如斗大,四乡可区记。

谁家富田园,谁人识文字。

各予选举权,十召九不至。

山前有博场,欢呼杂老稚。

山后鼓鼕鼕,村农逐邪祟。

共乐太平年,安用多条例。

老儒闭门居,读书已三世。

青唇吹火眠,横陈入沉醉。

语以风俗忧,朦胧嗤以鼻。

幼女十龄馀,出言颇犀利。

谓爷入城去,但可市糕饵。

莫去见官府,莫受官府气。

更莫拜乡邻,乡邻无好意。

此语讵不然,此事那可议。

徬徨复徬徨,咨谋到胥吏。

哀哉九年期,尚待开民智。

形式: 古风

舫斋感怀

帘捲湘波细,梧桐凉意生。

架存书几卷,地敞屋三楹。

石砌苔痕满,风窗竹影清。

回头问明月,应记主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梧桐

高树能遮暑,斜阳照绿阴。

阶前寒漠漠,庭下峭森森。

细雨清香散,微凉小院深。

风吹疏叶响,静坐听蝉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