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九首(其三)

暗里抽横骨,弥天句已彰。

明中坐舌头,匝地无纹彩。

混不容其迹,照不留其痕。

金乌子夜出乾坤,浓云停午生岳面。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了所作的《偈颂二十九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运用了佛教禅宗的语汇和意象,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玄妙的意境。

“暗里抽横骨”,以“抽横骨”这一动作隐喻在寂静无声的内心深处,抽取生命的本质或真谛,暗示着对内在世界的深刻洞察与领悟。“弥天句已彰”,“弥天”形容极广大的范围,“彰”则指显明、昭著。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诗人所表达的言语已经清晰而鲜明地显现出来,达到了深入人心的效果。

“明中坐舌头”,“明中”可以理解为光明之中,这里可能指的是内心的光明或智慧之光。“坐舌头”则是禅宗中常用的比喻,意指通过语言的引导,使听者的心灵得以安坐于智慧的宝座之上,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觉醒。

“匝地无纹彩”,“匝地”意为遍布大地,“无纹彩”则表示没有色彩斑斓的装饰,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追求的是一种纯净、无染的精神境界。

“混不容其迹,照不留其痕”,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在混沌的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无法留下痕迹,而在光明的照耀下,一切也难以隐藏其踪迹。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强调了事物的本质与真相难以被掩盖,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应该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直达本心的境界。

“金乌子夜出乾坤,浓云停午生岳面。”这两句描绘了日月星辰与云雾山岳的景象,以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象征着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无常。金乌(太阳)在子夜时分从天地间升起,象征着生命的觉醒与重生;而午时的浓云覆盖山岳,则预示着世间的纷扰与变幻。整首诗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了对生命、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49)

释清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九首(其四)

穷微丧本,体妙失宗。一句截流,渊源及尽。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九首(其五)

粗中辨细,门里出身。石女不孤,机梭暗泄。

细中辨粗,身里出门。

暖气虽消岩上雪,冰壶未破劫前春。

六门活计冷翛然,万顷琉璃寒彻骨。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九首(其六)

居动而常寂,处暗而愈明。

不堕二边机,当头谁敢触。

正按傍提有据,真慈妙应无穷。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九首(其七)

虚玄及尽,见处偏枯。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