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忆秦娥·秋感》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梧桐落”三字开篇,梧桐叶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接着,“秋来客睡何曾著”,秋风起,梧桐叶落,客居他乡的诗人难以入眠,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何曾著”之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万家砧杵,月明乌鹊。”砧杵之声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象征着劳作与思念。月明之夜,乌鹊南飞,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人间信有风波恶”,诗人感叹世事多变,人心险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紧接着,“纷纷世俗成轻薄”,指出世俗之人往往轻浮浅薄,缺乏真诚与深度,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最后,“五陵裘马,少年同学”两句,诗人以五陵豪族的奢华生活与自己少年时的同学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五陵裘马代表的是富贵豪华的生活,而少年同学则象征着纯真无邪的友情,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忆秦娥·秋感》通过秋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