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秋感

梧桐落。秋来客睡何曾著。何曾著。

万家砧杵,月明乌鹊。人间信有风波恶。

纷纷世俗成轻薄。成轻薄。五陵裘马,少年同学。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秋感》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梧桐落”三字开篇,梧桐叶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接着,“秋来客睡何曾著”,秋风起,梧桐叶落,客居他乡的诗人难以入眠,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何曾著”之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万家砧杵,月明乌鹊。”砧杵之声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象征着劳作与思念。月明之夜,乌鹊南飞,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人间信有风波恶”,诗人感叹世事多变,人心险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紧接着,“纷纷世俗成轻薄”,指出世俗之人往往轻浮浅薄,缺乏真诚与深度,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最后,“五陵裘马,少年同学”两句,诗人以五陵豪族的奢华生活与自己少年时的同学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五陵裘马代表的是富贵豪华的生活,而少年同学则象征着纯真无邪的友情,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忆秦娥·秋感》通过秋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社会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有忆

朱阑畔。莫愁娇小曾相见。曾相见。

翠蛾羞敛,半遮团扇。画梁依旧巢双燕。

藏鸦几度垂杨换。垂杨换。桃花临水,那时人面。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春闺

春如绣。衔泥燕子黄昏后。黄昏后。

受他双影,妒他双宿。悤悤过了梨花候。

池塘不耐东风骤。东风骤。吹将波影,学人眉皱。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生查子.暮春将半桃花始开

梅花开已迟,却恨桃花晚。

把酒问花神,何事今春懒。

春风如画工,粉黛凭深浅。

花是女儿家,迟早由他遣。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秋千

仙仙蝴蝶衣,窄窄檀香板。

纤体欲飞飏,只恨春风软。

春葱玉指柔,香汗罗襦满。

侍女笑相扶,倩把云鬟挽。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