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其二)送翠英

燕卷晴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

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娥影分收。

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芳尘满目悠悠。

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

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

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押[尤]韵

翻译

燕子卷起晴朗天空中的细丝,蜜蜂粘附着飘落的柳絮,仿佛上天有意挽留这闲愁。
在悠闲的日子里,春天的景色清新而短暂,花朵害羞地含苞待放。
灯光摇曳在透明的纱帐中,窗户透出寒意,话语还未说完,月光已将女子的身影拉长收去。
多么伤感,春天难以挽留,人也无法留住。满眼的落花让人感到无尽的忧愁。
询问那环绕云间的佩环声,还会在谁的楼阁回荡?离别的酒杯刚举起,过去的思绪都已消散。
即使飞莺被风吹散,但旧日的园林已换作秋色,无法再唤回往昔。
不必再去想那杨柳湾西,暂且划着小舟,让心灵在诗文中游荡。

注释

晴丝:晴天时的细丝,指柳絮。
落絮:飘落的柳絮。
闲愁:无事或闲暇时的愁绪。
粉涩红羞:形容花朵含苞待放的样子。
缥晕:透明的晕影。
娥影:月光下女子的影子。
萦云佩:形容女子佩戴的饰品在云间飘动。
杨柳湾:带有杨柳的水湾。
吟舟:泛舟吟诗的船。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以燕子卷起晴天的细丝,蜜蜂粘附着飘落的柳絮为引子,寓言了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闲愁"一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挽留不住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接下来,词人通过写冷清的窗户、摇曳的灯光和渐行渐远的女子身影,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芳尘满目悠悠",暗示了词人眼中的繁华落尽,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他询问那曾经环绕女子身畔的云佩声如今又在何处回荡,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失落。"别酒才斟",借酒浇愁,但过往的心事却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词人感叹,即使飞莺能被风吹回,家园也已秋意阑珊,无法找回过去的美好。

最后,词人劝慰自己不必过多追忆往昔,就让小舟在杨柳湾西缓缓划过,暂时忘却离愁,享受眼前的宁静。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其一)芙蓉

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环楼婉婉飞铃。

天上王郎,飙轮此地曾停。

秋香不断台隍远,溢万丛、锦艳鲜明。

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

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

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

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

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探芳信.菊

翠吟悄。似有人黄裳,孤伫埃表。

渐老侵芳岁,识君恨不早。

料应陶令吟魂在,凝此秋香妙。

傲霜姿,尚想前身,倚窗馀傲。回首醉年少。

控骏马蓉边,红亸茸帽。淡泊东篱,有谁肯、梦飞到。

正襟三诵悠然句,聊遣花微笑。

酒休赊,醒眼看花正好。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探春令

玉窗蝇字记春寒,满茸丝红处。

画翠鸳、双展金蜩翅。未抵我、愁红腻。

芳心一点天涯去。絮濛濛遮住。

旧对花、弹阮纤琼指。为粉靥、空弹泪。

形式: 词牌: 探春令

梅花引.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