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杂咏(其十八)

拾遗全赖海扬波,捕水耕山得几何。

但祝丰年生意好,不争澳口破船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社会和谐与自然丰饶的向往。首句“拾遗全赖海扬波”,以大海的波澜壮阔象征着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拾遗补缺,强调了海洋对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性。次句“捕水耕山得几何”,则通过捕鱼和耕种两种传统生产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利用的思考,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有限资源中寻求生存与发展之道的主题。

后两句“但祝丰年生意好,不争澳口破船多”,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年年丰收,生意兴隆,生活富足,而避免纷争与破坏。这里的“澳口”可能指的是港口或湾口,象征着贸易与交流的通道,而“破船”则可能暗指因竞争、冲突而受损的船只,或是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诗人以此表达了一种追求和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反对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社会秩序和自然环境的行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反映了清代社会对和谐共处、保护自然、促进经济繁荣的美好愿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理念。

收录诗词(21)

陈廷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澎湖杂咏(其十九)

钲鼓喧哗闹九衢,一条草簟当氍毹。

舳舻亦到江南地,曾听钧天广乐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澎湖杂咏(其二十)

鸡林尚识香山句,沧海宁无子建才。

岂是天公留混沌,不教人带锦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壬辰春仲护送巡道周公抵澎抚恤赋呈二律(其一)

我公奉命恤民艰,千里汪洋任往还。

破浪冲风身不惜,咨寒问雨鬓先斑。

灾黎得解颠连苦,海涘重沾渥泽颁。

伫看天颜嘉远涉,恭膺纶綍擢朝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壬辰春仲护送巡道周公抵澎抚恤赋呈二律(其二)

旌旗照耀海东瀛,洞悉嗷嗷待哺情。

澎岛弹丸归指顾,海民环堵颂仁声。

阳春有脚风先暖,春雨如膏日渐晴。

末弁奇逢随骥尾,寰清如镜庆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