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顾奎光的《六月朔得谔斋弟书(其二)》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失意和远离家乡的感慨。首句“窃禄成濡滞”揭示了诗人感到自己在官场中因过于谨慎而停滞不前,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无奈。接着,“离家有岁年”强调了长时间的离别家乡,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每听连夜雨”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了诗人夜晚听到风雨声,引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的回忆。“更忆对床眠”直接表达了对与兄弟或亲人共寝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尤为动人。
“任性难谐俗”表明诗人不愿迎合世俗,坚守自我,但又意识到这样做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谋身拙信天”则流露出他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力感,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在现实中找到出路,只能听天由命。
最后两句“宁知折腰后,种秫尚无田”以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即使辞官归隐,连基本的生活保障——田地都没有,揭示了官场生涯的艰辛和现实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有对亲情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