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聪闻复

豺虎纵横千百里,阴阳错乱十三年。

何时草木能同化,咫尺山河不共天。

夸父但追红日走,陈抟偏占白云眠。

公须力展扶危策,老我无成雪满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自然秩序混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和平与和谐的渴望。

首联“豺虎纵横千百里,阴阳错乱十三年”,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与动乱的场景,千里之内,虎狼横行,正义与邪恶的力量失衡,自然界的阴阳平衡被打破,暗示了长达十三年的战乱给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

颔联“何时草木能同化,咫尺山河不共天”,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和平、重建秩序的强烈愿望。他期待着有一天,即使是在咫尺之间,山河能够重归宁静,草木也能和谐共生,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平衡。

颈联“夸父但追红日走,陈抟偏占白云眠”,运用了两个典故,夸父逐日与陈抟卧云,分别代表了对光明的追求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即在追求光明的同时,也能享受宁静与自由。

尾联“公须力展扶危策,老我无成雪满颠”则转向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呼吁有能力的人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扶持危难中的社会,而他自己虽已年老,却仍心系国家,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同时,“雪满颠”也暗含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对和平与和谐的渴望,以及对个人责任和社会理想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0)

清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李公奇(其一)

自从绣帽离京国,平克山东又海东。

决策但期千里胜,回头俄见一星红。

云横古汴神兵寂,月满长淮虎帐空。

最忆张巡齿牙落,唐家青史有奇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悼李公奇(其二)

万里关山双虎节,十年寒暑一纶巾。

忧民忧国又忧主,尽孝尽忠还尽身。

厚地血凝为琥珀,高天魂聚作星辰。

功成但在凌烟阁,如此两全能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仙岩翁

巾峰高插牛斗旁,高人一出草木黄。

碧云缥渺下溟漳,直来竺国吴山阳。

吴山竺国山水重,丹灶烟锁莲花峰。

一声两声猿啸月,十里五里松号风。

高人放浪得真趣,半纸功名何足贵。

白头黄卷对青岑,金鸟飞上裟罗树。

形式: 古风

登钟山唯秀亭

浥袂秀色时苍苍,冯陵八荒隘九阳。

裂地长江走脚下,巡檐赫日当吾旁。

楚天吴天云海宽,千山万山蛟龙蟠。

采石沙头人唤渡,大茅峰顶仙骑鸾。

眼底山川不尽识,藓花石路空辇迹。

忆昔玄岛看波时,六气不动乾坤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