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晓烟和露湿秋光,幽鸟声声在翠篁。

世事又随明日别,菊花只作去年香。

风前落帽人千古,云外惊寒雁一行。

脱木萧疏砧杵急,倚筇无语到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宁静与寂寥之美。首联“晓烟和露湿秋光,幽鸟声声在翠篁”以清晨的烟雾和露水渲染出秋天的湿润与清新,幽鸟的啼鸣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翠篁”一词则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的存在。

颔联“世事又随明日别,菊花只作去年香”则由自然景象转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菊花的香气似乎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以及过往与未来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更迭的深深思考。

颈联“风前落帽人千古,云外惊寒雁一行”运用典故,借“风前落帽”的故事(据传东晋名士孟嘉在重阳节登高时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和雁群南飞的景象,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与自然界的壮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哲思。

尾联“脱木萧疏砧杵急,倚筇无语到斜阳”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人影稀疏的画面,通过“脱木”(脱落的树木)和“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常用于秋季妇女捣衣准备过冬衣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凄清氛围,而“无语到斜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沉思的情绪,使得整首诗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边报

高皇宏远立规模,建武犹能复壮图。

闻道烟尘暗淮海,梦成风雨落江湖。

可无归雁传家信,定有非熊出钓徒。

目断关河正愁绝,东风吹绿入平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画僧之金陵

澹薄轻云横素秋,缓行篱落菊香浮。

我今已是沟中断,君去还同水上鸥。

钟磬僧敲烟际寺,管弦人在夕阳楼。

一江风月浑依旧,六代英雄画得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别心首座

四面湖山展画屏,故人相见眼偏青。

迎风春鸟语犹滑,过雨山花睡欲醒。

出处既分南北海,别离空恨短长亭。

明朝又作松江去,几棹烟波月满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仲子平下第二首(其一)

直道干时徒尔劳,归来门径长蓬蒿。

朱研玉露点周易,灯拨金花读楚骚。

时把渔竿钓烟雨,閒同僧饭荐溪芼。

儿曹不会个中意,只管区区问绿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