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直道干时徒尔劳”表达了在世道不公、正直之路难以行通的情况下,努力追求正义反而徒劳无功的感慨。接着,“归来门径长蓬蒿”描绘了隐居后,门前小径长满野草的景象,象征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朱研玉露点周易,灯拨金花读楚骚”两句,通过研墨写《周易》、借灯光诵读《楚辞》,展现了隐士对古代经典的学习与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学问的热爱。
“时把渔竿钓烟雨,閒同僧饭荐溪芼”则描绘了隐士闲适的生活方式,时而垂钓于烟雨之中,时而与僧侣共餐,享受自然与精神的双重滋养。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儿曹不会个中意,只管区区问绿袍”,则以旁人的不解和对官场的追求,反衬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守和内心的满足。全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