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怀顿修(其五)

愁月偏高照,不与众山齐。

仰面云侵帽,低头泪及泥。

鸟声虚旷野,虎迹印前溪。

细想金山寺,寒钟为尔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辽阳的怀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愁月偏高照”,以月亮的高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接着,“不与众山齐”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山峰林立,唯独诗人一人,无人相伴。

“仰面云侵帽,低头泪及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上句写诗人抬头望天,云雾似乎要触碰到帽子,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寂;下句则写诗人低头,泪水滴落在泥地上,流露出深深的悲痛与无奈。这两句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鸟声虚旷野,虎迹印前溪”两句,通过鸟鸣与虎踪的描写,营造出辽阳荒野的寂静与荒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鸟声在空旷的田野中回响,显得格外清冷,而虎迹则在溪边留下痕迹,暗示着这片土地的荒芜与危险。

最后,“细想金山寺,寒钟为尔凄”两句,诗人回忆起金山寺的寒钟声,这钟声在寒冷的夜晚响起,为他带来了凄凉的感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金山寺的怀念,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辽阳的怀念与内心的孤独哀愁,展现了明代文学中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和表达。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辽阳怀顿修(其六)

尔有孤閒句,余时天外吟。

生皆天地意,死亦友朋心。

日入寒松苦,云凝独壑阴。

逢人多强笑,恐忽泪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辽阳怀顿修(其七)

八载依师友,犹然儿女情。

一从乍漂泊,不敢任天真。

客久易得罪,余常厌此身。

每看勾漏令,愧作岭南人。

形式: 五言律诗

岁晏

岁去无新绪,寻常只旧愁。

泪堪流塞下,老莫到江州。

梦绕深更后,泉探第六幽。

天山前日雪,犹在树枝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雪(其一)

质变三山雨,寒添五岭风。

自怜沟壑白,犹喜树枝空。

乌鹊亦无意,冰霜竟不同。

夜炉柮榾火,留兴与山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