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干马图

头如翔鸾月颊光,背如安舆凫臆方。

心知不载田舍郎,犹带开元天子红袍香。

韩干写时国无事,绿树阴低春昼长。

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

北风扬尘燕贼狂,厩中万马归范阳。

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为谁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题韩干马图》,通过描绘一幅韩干画马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唐代画家韩干高超的艺术造诣,以及诗人对盛世美好生活的向往。

头如翔鸾月颊光,背如安舆凫臆方。这两句描绘了画中马匹健美的外观,其中“头如翔鸾”比喻马头高昂,宛如飞翔的鸾鸟;“背如安舆凫臆方”则形容马背宽阔平坦,如同古代华丽的车辆。

心知不载田舍郎,犹带开元天子红袍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画中马匹所承载的皇家气派和历史记忆的感慨。"心知"意味着内心的理解和共鸣,"不载田舍郎"则是说这幅画没有描绘普通百姓,而是透露出一丝开元年间天子的贵气。

犹带开元天子红袍香。这句话强调了马匹所携带的皇家印记和时代精神,"犹带"意味着依稀可见的痕迹,"开元天子红袍香"则是对唐朝鼎盛时期皇帝威仪的一种比喻。

韩干写时国无事,绿树阴低春昼长。这两句转换了视角,将时间定格在画家韩干执笔的那一刻,描绘出一个国家太平、艺术繁荣的景象。“绿树阴低”、“春昼长”共同营造了一种悠闲和宁静的氛围。

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这四句具体描写了画中细节,"两髯执辔"形容马夫手执缰绳,神情专注;"俨在傍"则是说马匹安静地站在一旁。"如瞻驰道黄屋张"则是对那庄严的宫殿建筑的一种描绘,这里的“如”字表示一种类比或假设的意味。

北风扬尘燕贼狂,厩中万马归范阳。这两句描绘了秋季北风吹起尘土,战马在厩中不安地蹄声四起的情景。“北风扬尘”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环境的动荡;“燕贼狂”则是比喻战争的混乱与激烈;"厩中万马归范阳"则透露出战事结束,众多战马返回到军营之地。

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为谁芳。这最后两句诗引出了最高统治者的形象和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天子乘骡”描绘了皇帝骑乘着高贵的马匹;“蜀山路”则是指古代蜀地(今四川地区)的山路,常被用来形容艰难险阻之旅。"满川苜蓿为谁芳"则是一种抒情表达,诗人通过对美丽自然景象的描述,暗问这些美好是否只为帝王所有。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韩干画技的一次颂扬,更是诗人对于历史、艺术与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表达。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题壁

命驾欲诣客,欲去复迟迟。

事幸无甚急,何用劳驱驰。

家贫幸有酒,亦略具鲜肥。

且复东窗下,高歌醉而嬉。

形式: 古风

衡门

衡门日晏晚鸡鸣,下舍人归半掩扃。

邑犬无声山郭静,暮天寒月拨云生。

形式: 七言绝句

赠马十二全玉沿檄过楚顷刻而别

我离海边方季夏,子时别我西亭下。

是时积雨河水深,却看孤舟放清夜。

尔来忽忽冬已阑,岁晚荒凉学官舍。

那知复与子携手,犹能顷刻听清话。

来时绿树今黄叶,须信丹颜暗中化。

别离易得当重惜,岁月难留足悲吒。

人生坎轲多忧娱,万事纷纷少休暇。

况子飘泊不可常,几度相逢即衰谢。

功名有命何足求,富贵无常求亦乍。

隋珠弹雀虽有获,纤尘未补千金价。

我于世事甘不学,久师壁观依僧社。

辱君指我曹溪源,行虽未至宁辞驾。

君如有志反丘壑,我即求田买桑柘。

卜邻丈室听谈禅,更问老农求学稼。

形式: 古风

赠天启友弟

桑弧蓬矢射四方,婴孩立志长可忘。

莫学儿女漫弄芳,豪气当视交河郎。

边城入望千里长,臂韝时架角鹰苍。

搏捷仍放韩卢狂,麇鹑日暮随登堂。

往来绝艺精飞枪,馀勇犹足吞顽羌。

读书谁谓谷胜臧,盛时万钟远馈粮。

水输长川陆登冈,垂弓在櫜弩在床。

蔽捍入阵牌居旁,天马驯工披甲骧。

受降浚筑修城隍,刀头不惜千金装。

三十六将皆鹰扬,故境可容尺地亡。

子颇自负当夙偿,况复武库踰书囊。

惟我与子旧同乡,友生固自腾雁行。

更欲扬鞭向骕骦,岂但传经如卜商。

不见汉时张子房,身才六尺佐时王。

功业能依日月光,素书一卷初逢黄。

异时破贼玉书香,当使相继来西凉。

时臣称贺持寿觞,鸿鹄一举横飞翔。

光阴应须及未央,不侯可忍点鬓霜。

少年天子坐建章,宠待穰苴不顾庄。

严兵待时虽未忙,黠虏授首先有祥。

王师会看傅城墙,郊迎父老携壶浆。

去病当时凯乐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