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

衡门日晏晚鸡鸣,下舍人归半掩扃。

邑犬无声山郭静,暮天寒月拨云生。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简陋的柴门直到傍晚才听到鸡鸣,下等官吏归家门半掩着。
城中的狗不再吠叫,山村宁静,傍晚的天空寒冷,月亮拨开云层显现。

注释

衡门:简陋的柴门。
日晏:傍晚。
晚鸡鸣:傍晚的鸡鸣声。
下舍人:下等官吏。
归:回家。
半掩扃:门半掩着。
邑犬:城中的狗。
无声:不吠叫。
山郭:山村。
静:宁静。
暮天:傍晚的天空。
寒月:寒冷的月亮。
拨云生:拨开云层出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田园风光图景。"衡门日晏晚鸡鸣",这里的“衡门”指的是村庄的大门,设定了时间是在太阳落山后的傍晚时分,当晚鸡开始鸣叫。这表明时间已经不早,而且给人一种平和安静的氛围。

接着,“下舍人归半掩扃”,这里的“下舍”是指村庄中的小屋或农舍,"人归半掩扃"则描写人们在傍晚时分纷纷回家,门扉也随之关上,但并没有完全关闭,这种半掩扃的状态,不仅展示了乡间生活的安逸与安全,也反映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邑犬无声山郭静"一句,更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村庄中的狗不再有任何声音,连它们也沉浸在这宁静祥和的夜晚中。而“山郭静”则扩展了这一宁静的范围,使得读者感受到整个乡间都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寂静之中。

最后,“暮天寒月拨云生”,这里用“暮天寒月”来表达傍晚时分的清冷,以及那轮在夜色中的明月。"拨云生"则是说月光穿过云层,显露出它的面貌,这一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情境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深邃、宁静而又美好的秋夜乡村风光图。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赠马十二全玉沿檄过楚顷刻而别

我离海边方季夏,子时别我西亭下。

是时积雨河水深,却看孤舟放清夜。

尔来忽忽冬已阑,岁晚荒凉学官舍。

那知复与子携手,犹能顷刻听清话。

来时绿树今黄叶,须信丹颜暗中化。

别离易得当重惜,岁月难留足悲吒。

人生坎轲多忧娱,万事纷纷少休暇。

况子飘泊不可常,几度相逢即衰谢。

功名有命何足求,富贵无常求亦乍。

隋珠弹雀虽有获,纤尘未补千金价。

我于世事甘不学,久师壁观依僧社。

辱君指我曹溪源,行虽未至宁辞驾。

君如有志反丘壑,我即求田买桑柘。

卜邻丈室听谈禅,更问老农求学稼。

形式: 古风

赠天启友弟

桑弧蓬矢射四方,婴孩立志长可忘。

莫学儿女漫弄芳,豪气当视交河郎。

边城入望千里长,臂韝时架角鹰苍。

搏捷仍放韩卢狂,麇鹑日暮随登堂。

往来绝艺精飞枪,馀勇犹足吞顽羌。

读书谁谓谷胜臧,盛时万钟远馈粮。

水输长川陆登冈,垂弓在櫜弩在床。

蔽捍入阵牌居旁,天马驯工披甲骧。

受降浚筑修城隍,刀头不惜千金装。

三十六将皆鹰扬,故境可容尺地亡。

子颇自负当夙偿,况复武库踰书囊。

惟我与子旧同乡,友生固自腾雁行。

更欲扬鞭向骕骦,岂但传经如卜商。

不见汉时张子房,身才六尺佐时王。

功业能依日月光,素书一卷初逢黄。

异时破贼玉书香,当使相继来西凉。

时臣称贺持寿觞,鸿鹄一举横飞翔。

光阴应须及未央,不侯可忍点鬓霜。

少年天子坐建章,宠待穰苴不顾庄。

严兵待时虽未忙,黠虏授首先有祥。

王师会看傅城墙,郊迎父老携壶浆。

去病当时凯乐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四)

文衰东京后,特起得韩子。

支撑诽笑中,久乃化而靡。

籍湜既洒扫,后生始归市。

垂君拯溺手,请效我一指。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二)

贤愚譬观形,美丑不自见。

医肱待三折,剑铁要百鍊。

磨君古青铜,汰简寄明辨。

一智出千愚,食芹敢忘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