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中宪大夫崇庆刺史常公殉节录后

涔涔雅雨带黎风,锁院当年报警同。

芒射旄头横岭上,魂乘鹤背返辽东。

鸣琴跌宕传儒治,膏刃仓皇作鬼雄。

为道遗孤今绾绶,畿南治最继昭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臣在国家危难之际英勇献身的情景,充满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首联“涔涔雅雨带黎风,锁院当年报警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风雨交加、气氛紧张的场景,暗示了国家正处于危急时刻,忠臣挺身而出,与朝廷一同应对危机。颔联“芒射旄头横岭上,魂乘鹤背返辽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忠臣的英勇行为如同光芒照耀,即使离世也留下不朽的英名,仿佛魂魄化作仙鹤,飞向遥远的辽东,象征着其高尚品德和精神永存。

颈联“鸣琴跌宕传儒治,膏刃仓皇作鬼雄”进一步赞扬了忠臣不仅在行动上英勇无畏,更在思想上坚守儒家治国理念,即使面对死亡,也展现了英雄气概。尾联“为道遗孤今绾绶,畿南治最继昭忠”表达了对忠臣身后之事的肯定,即便他已离世,但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在畿南地区展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忠诚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忠臣英勇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牺牲和儒家治国理念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人继承先贤精神的期望。

收录诗词(7)

吴省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崇庆刺史常君殉节录

初秋夜坐孤镫光,烈风雷雨来虚堂。

正襟披诵殉节录,忠义郁勃淩清霜。

呜呼常君一儒士,杀身成仁不畏死。

志行卓立由平生,仓卒赴难非偶尔。

钟英山岳生东辽,博涉经史当垂髫。

谈诗击剑兼习射,酒酣英气干青霄。

一缕精诚见心术,填溢衷肠皆热血。

题篇曾泣费敬侯,读史常怀周遇吉。

纵谭成败意气豪,抚膺太息苍天高。

捧檄西充多惠政,三军给饷驰驱劳。

朝廷考最迁州牧,感激酬恩志益笃。

逆酋反覆恣披猖,仓黄转掠木果木。

常君一怒发冲冠,慷慨应敌凭雕鞍。

提刀见贼击且骂,厉声震野风号寒。

精灵奋发排海岱,荧惑欃枪三舍退。

彼众我寡势不支,可怜被创身首碎。

战袍铁裂血模糊,此日伤心大丈夫。

万民感动尽泣下,名留竹帛千秋俱。

天家旌忠立祠庙,忠魂常与日星耀。

蜀江遗烈长如生,青史垂芳许凭吊。

形式: 古风

书崇庆牧恤赠观察常理斋先生殉节录后

男儿血性本天成,报答君恩一死轻。

固是疏防由大将,还欣骂贼有书生。

诗篇末散精灵在,竹帛常垂姓宇荣。

料得忠魂多慰藉,故人何用泪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拙作后尚有空纸因命儿子长庚依韵赋之附录于后

报国丹心自夙成,捐躯殉难事非轻。

临危慷慨能全节,就义从容肯恋生。

荫锡铜章多惠政,名垂青史有殊荣。

浣花溪畔遗祠在,父老焚香涕泗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理斋同年殉节诗

常公磊落人,沈勇迈终古。

边风钟性情,朔气壮眉宇。

诗篇自雄杰,不屑傍门户。

郁郁松柏姿,苍翠含媚妩。

予忝同门友,至谊订兰谱。

岁在申酉间,谒选留畿辅。

晨夕相过从,剥啄欣旧雨。

弱羽各分飞,萍蓬难自主。

君捧西充檄,予出晋阳祖。

屈指几暌离,良辰在何许。

徒闻善政多,空复瑶华伫。

校士到平阳,西川正鼙鼓。

群蛮竞反覆,战士润野土。

君时奋义烈,骂贼身膏斧。

风烟两地隔,未得罄覼缕。

一恸惊心魂,丝泪出肺腑。

继读张公文,大节粗枚举。

转饷充糇粮,挥刀剚䝟貐。

势穷被创夷,力屈饲豺虎。

凛哉睢阳风,浩气慑降卤。

忠魂庙貌新,岁时荐椒醑。

圣主轸忠勤,哲嗣锡圭组。

惟公又何憾,一死光册府。

独有故人情,临风怨芳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