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夜

小泊垂杨岸,天长一水明。

人如舟不系,秋与月同清。

柝警鱼龙夜,风回草树鸣。

如何沙上雁,辛苦又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小泊垂杨岸”,点明了地点,画面中有一艘小船停靠在垂柳岸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天长一水明”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天空与水面相连,一片明亮,展现出广阔的视野和宁静的美。

“人如舟不系”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人比作随波逐流的小舟,暗示人在世间的漂泊不定,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秋与月同清”则进一步渲染了清冷的秋夜氛围,月光如洗,秋风微凉,给人以清凉而略带孤寂的感觉。

接下来,“柝警鱼龙夜,风回草树鸣”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柝声(古代军队夜间巡逻时敲击的器具)惊醒了夜中的鱼龙,风吹动草木,发出阵阵声响,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

最后,“如何沙上雁,辛苦又南征”以雁南飞的形象收尾,雁群在寒冷的秋夜中迁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雁群的辛劳,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旅程的思考,以及对坚持与希望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鸭兰矶

摇落暮天迥,轻桡带白蘋。

叶稀秋在树,江冷月亲人。

向水孤城闭,环山野烧新。

鸭兰风景别,渔唱满前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临湘县

短棹发临湘,迢迢水驿长。

过云洒疏雨,归雁带残阳。

岸静千蝉响,林秋一叶黄。

未须愁旅泊,吹角近官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湘阴(其一)

十年梦绕湘江绿,今日扁舟湘水曲。

青山影里一帆来,沙树微凋秋不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沃]韵

湘阴(其二)

三十六湾斑竹林,船窗落日风森森。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