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三)净友

净友何亭亭,修洁得自性。

本生淤泥中,乃与玉同莹。

一净消万暑,特立起群敬。

色香非色香,是谓花之圣。

形式: 古风

翻译

纯洁的朋友身姿挺拔,展现出内在的高洁品质。
她原本生于污浊之中,却能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单一的纯净能消除万般暑热,她的存在引人尊敬。
她的色彩和香气并非寻常的香气,她是花中的圣者。

注释

净友:纯洁的朋友。
亭亭:挺拔的样子。
修洁:高洁。
自性:内在品质。
本生:原本出生。
淤泥:污浊环境。
玉同莹:像玉一样晶莹。
一净:单一的纯净。
万暑:万般暑热。
群敬:众人尊敬。
色香非色香:她的色彩和香气超越普通。
花之圣:花中的圣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之美,通过对一朵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赞美。"净友何亭亭,修洁得自性"一句直接点出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操,这里的"净友"指的是那种不染尘俗、纯洁高雅之物或心灵状态,而"修洁得自性"则表明这是一种天性的体现,不是通过外在的修养得来。

接下来的两句"本生淤泥中,乃与玉同莹"意在形容花朵原本生长于污浊之地,但却能保持其纯洁,如同美玉一般。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花朵超凡脱俗的一面。

"一净消万暑,特立起群敬"则是说这朵花以其清凉贞静的气质,不仅能够驱散夏日的酷热,更能引起人们的特别尊敬。这不仅是在形容花朵,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赏。

最后两句"色香非色香,是谓花之圣"深化了前面的意境,表明这花的色泽与芬芳,不是世间一般的色香,而是一种超然物外、接近于圣洁的存在。这里的"花之圣"更是对这种精神美的极致赞颂。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纯净之美的追求,以及他心目中那种超脱尘世、接近于圣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二)直友

直友古耐交,莫问三两个。

玉立君子姿,足以警吾惰。

虚心内有容,劲节老无挫。

荒远亲旧违,得汝乃自贺。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四)高友

高友住山中,无心涉尘圃。

山中有明月,明月照栖鹭。

幽人眠不成,披衣起閒步。

相得静无际,勿讶秦官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六)清友

清友天赋完,岁晚树独暖。

粲此白玉英,瑟彼清庙瓒。

香自根中来,冰雪匪压断。

一见一回老,殷勤呼茗碗。

形式: 古风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一)静友

静友性不凡,惟嗜土石瘦。

与草似无瘉,于吾如有旧。

抱独足养真,韬芳何深茂。

清风苦好事,揄扬古今宙。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