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四)高友

高友住山中,无心涉尘圃。

山中有明月,明月照栖鹭。

幽人眠不成,披衣起閒步。

相得静无际,勿讶秦官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高友居住在山中,不问世事涉足俗世田园。
山中有明亮的月亮,月光洒在栖息的白鹭之上。
隐士难以入眠,披衣起身闲适漫步。
相互陪伴宁静无边,不必惊讶于官场的污浊。

注释

高友:指品德高尚的朋友。
住:居住。
山中:深山之中。
无心:无意。
涉:涉足。
尘圃:世俗的田园。
明月:明亮的月亮。
照:照射。
栖鹭:栖息的白鹭。
幽人:隐士。
眠不成:难以入睡。
披衣:披着衣服。
起:起身。
閒步:闲逛。
相得:相互映衬。
静无际:宁静无边。
勿讶:不必惊讶。
秦官:古代对官吏的泛称,这里可能暗指官场。
污:污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朋友,他的心性已经超脱尘世的纷扰,不再被俗世所牵绊。山中明月照耀着栖息的鹭鸟,营造出一幅宁静与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人因这宁静的夜景难以成眠,便起身穿衣閒步,以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净。

"相得静无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一种无言的理解和融合,两者之间没有界限,这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理想状态。最后一句"勿讶秦官污"则是在告诫朋友不要因为世间的腐败而感到困扰或沮丧。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在的境界,颇有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写,以及与自然之美的融合,表达了对世俗污浊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宋代文人隐逸思想的体现。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六)清友

清友天赋完,岁晚树独暖。

粲此白玉英,瑟彼清庙瓒。

香自根中来,冰雪匪压断。

一见一回老,殷勤呼茗碗。

形式: 古风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一)静友

静友性不凡,惟嗜土石瘦。

与草似无瘉,于吾如有旧。

抱独足养真,韬芳何深茂。

清风苦好事,揄扬古今宙。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六无吟

食无肉兮出无友,居无室兮病无医。

冬无炭兮夏无泉,祠有坡翁慰我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