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

昔闻狮林奇,高与梵宫埒。卓地逾寻丈,摩天自?嵲。

灵迹偶一经,神工嗟独绝。始入道萦纡,少停情?兀。

万窍蜂络房,七盘蚁缘垤。

空罅知下凹,回磴翻上岊。

侧窦光渐通,下步涧忽截。

晦明互俄时,东西移寸辙。

久旋路每重,覆行径疑别。

势危基赖安,奥穷境转澈。

虚廊拂晴筠,平沼交文缬。

夕景斜垣沈,风林过鸟瞥。

流缅生古欢,清閟渺高节。

孤心何介贞,千载此蕴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狮子林的探访与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座园林的壮丽与神秘。开篇“昔闻狮林奇,高与梵宫埒”,表达了诗人对狮子林的向往之情,将其与佛教圣地梵宫相提并论,突显其非凡之处。接着,“卓地逾寻丈,摩天自?嵲”描绘了狮子林的高耸与壮观,仿佛直插云霄。

“灵迹偶一经,神工嗟独绝”则赞美了狮子林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工造化,令人赞叹不已。接下来的几句“始入道萦纡,少停情?兀”描述了进入狮子林后的曲折路径,以及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万窍蜂络房,七盘蚁缘垤”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狮子林内错综复杂的洞穴与层层叠叠的石阶,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空罅知下凹,回磴翻上岊”则进一步展示了狮子林地形的复杂多变。

“侧窦光渐通,下步涧忽截”描绘了光线在狭窄通道中的变化,以及行走于山涧的感受。接着,“晦明互俄时,东西移寸辙”则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变化,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渺小感。

“久旋路每重,覆行径疑别”表达了探索过程中的迷惘与惊喜,以及对未知的好奇。最后,“势危基赖安,奥穷境转澈”总结了探索的艰辛与收获,强调了在险峻环境中找到稳定与清澈心境的重要性。

“虚廊拂晴筠,平沼交文缬”描绘了狮子林内的宁静与美丽,阳光透过竹林洒下,水面波光粼粼。而“夕景斜垣沈,风林过鸟瞥”则捕捉了日落时分的景色,夕阳映照下的围墙显得深沉,风吹过树林,掠过几只飞鸟的身影。

“流缅生古欢,清閟渺高节”表达了诗人对狮子林历史文化的感慨与敬仰,以及对其中蕴含的高尚情操的赞美。最后,“孤心何介贞,千载此蕴结”则以诗人个人的情感结束,表达了对狮子林独特魅力的深刻印象,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狮子林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敬仰。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鲇鱼口泛舟出太湖眺洞庭山

太湖三万六千顷,中有洞庭高巍巍。

罗浮岱岳接南北,东通王屋西峨嵋。

灵鼯仙蝠糅杂聚,琪花瑶草蒙茸披。

壶山蓬岛或彷佛,楼台金碧天琉璃。

驾船往溯蠡墅口,颠风骇浪来拉摧。

胸中五岳欲迎拒,到眼漰渤还无涯。

须臾万山络绎赴,未穷奥折先瑰奇。

大山挺立孤兀兀,小山仰拱罗累累。

金庭谽谺玉柱卓,圣姑绰约毛公羸。

回翔盘踞复踔跃,凤鸾狮象鼋鼍龟。

倒影滉漾错青碧,七十二朵芙蓉垂。

千帆如织出复没,时与白鸟相昂低。

冰夷水伯忽屏敛,云绵霞彩交丹黧。

橘橙柑杏难目析,蚴蟉秾郁纷如荠。

闻昔石箧探素简,䃔䃧虚洞穷灵威。

后有继者神仙鲍,呵叱圈虎驱佛狸。

我欲蜿蜒搜脉络,缒险安得神禹欙?

元关拒绝猝难到,仰面挢舌生吁噫。

祇今蓬勃饱耳目,已令摩荡开心脾。

扼其巨要略纤琐,天平邓尉真婴儿。

形式: 古风

春词

杨柳大道青,春风吹晓莺。

摇漾无尽色,宛转不堪情。

酒市玉骢系,画桥油碧行。

青楼有少妇,默坐倚银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歌

丰碑人不识,寒色满泉台。

草木秋风尽,牛羊日夕来。

捷书燕马递,牙戟渭营开。

功定身千古,欷歔上将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岁暮四章(其一)

夏旱秋霖叠叠逢,岁华荏冉又穷冬。

横江阡陌无春色,积雪山城变惨容。

逵泽民饥千灶冷,常平粟朽万仓封。

救荒莫补书生策,默祷句芒验土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