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张闻语便书绅,太似胸中未识真。
忠信笃钦非外物,当于行处用精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六十六)》。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家经典《论语》的深刻理解和个人见解。
首句“子张闻语便书绅”,指的是古代学者子张在听到孔子的教诲后,便急忙用丝线串联竹简以记录下来。这一行为体现了子张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尊重师承的态度。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认真学习和尊崇的态度。
第二句“太似胸中未识真”,则透露了一种深层次的思考。这里的“未识真”意味着虽然子张勤于记录,但是否真正理解了孔子的教诲,仍然值得探讨。这句话反映出作者对于简单记忆与深入理解之间差异的认识。
第三句和第四句“忠信笃钦非外物,当于行处用精神”,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个人理解。这里的“忠信笃钦”指的是儒家的核心道德观念,包括忠诚、信任、恭敬和慎重。诗人认为这些美德并非外在物质,而是应当通过个人的行为和精神实践来体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论语》深刻的理解,而且也反映出他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品格的重视。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
不详
可笑灵公不自量,区区小国事交争。
遽然问阵于夫子,夫子闻之故遂行。
卫多贤者仕伶官,击磬如襄理一般。
不审乃于声上取,疑其此意太无端。
只是人生少琢磨,厄于陈蔡尚弦歌。
道之兴废皆由命,虽愬如公奈命何。
此理从来自不疑,奈何于此不投时。
若还上下相通处,不是天心亦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