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宁寺偶成

参差新复古禅关,残树疏篁百亩閒。

清晓轩窗初过雨,黄尘城市自深山。

一家暂付客天外,半榻聊分僧夏閒。

犹有故人相访问,到无言处是时难。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参差的新旧禅院,周围稀疏的竹林占地广阔。
清晨的窗户刚刚经过雨水洗礼,喧嚣的城市仿佛隐藏在深山之中。
在这座家中,我们暂时寄居在远离尘世的客舍,半边床榻分享僧侣的夏日闲暇。
还有老朋友前来探访,但在无言的时刻,更显得珍贵难得。

注释

参差:错落不齐。
禅关:禅院。
残树:枯萎的树木。
疏篁:稀疏的竹子。
百亩閒:占地广大。
清晓:清晨。
轩窗:窗户。
过雨:经过雨水。
黄尘:尘土。
城市:城市。
深山:偏远山区。
一家:一家人。
暂付:暂时寄居。
客天外:远离尘世的客舍。
半榻:半边床榻。
僧夏閒:僧侣的夏日闲暇。
故人:老朋友。
访问:探访。
无言处:无言的时刻。
时难:难得的时刻。

鉴赏

这首宋诗《宿天宁寺偶成》是陈著所作,描绘了诗人夜宿天宁寺时的独特感受。首句“参差新复古禅关”展现了寺庙环境的古老与新颖并存,仿佛穿越时空的禅意之门。接下来,“残树疏篁百亩閒”描绘了寺内宁静的景象,稀疏的竹林和孤独的老树在广阔的土地上显得格外悠闲。

“清晓轩窗初过雨”写的是清晨雨后的清新气息透过窗户飘进室内,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寺庙身处深山,远离尘世的纷扰。诗人借“一家暂付客天外”表达自己暂时放下俗世身份,如同旅人般寄宿在此的闲适心境。“半榻聊分僧夏閒”则进一步强调了夏日僧侣生活的宁静与闲暇。

最后两句“犹有故人相访问,到无言处是时难”表达了诗人对旧友来访的意外惊喜,然而在这样的静谧时刻,似乎言语难以表达内心的感受,更显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禅寺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宿灵石方丈

偶因尘隙游灵石,不觉夷犹到夜深。

坐对半窗山月影,参成一片白云心。

寒螀著露更相调,老叶无风也自吟。

分得僧床伴僧梦,梦阑诗料满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贝勉斋冯桂坡

美人隔江水,相思江水深。

江水日夜流,泛我东去心。

春风百花老,把酒别草草。

邂逅未可期,梅杏黄已饱。

形式: 古风

寄卢致远

春来日日雪满山,雪晴初放春风还。

高人佳处独先得,挼蓝新涨溪一湾。

垂杨隔岸竹隔水,梅花飞香莎草斑。

市声咫尺自辟易,天景呈发无留悭。

何须学徐生东泛海,也休问老子西入关。

手招鸿鹄碧云远,耳狎鸡犬白日閒。

雨畦灌蔬翠鼎鼎,春槽压酒红潺潺。

可以仙吾气,可以童吾颜。

可以平步骚吾吟,免著蜡屐穷跻攀。

可以旷视舞吾醉,安用长袖妍弓弯。

乾坤虽大此辄少,愧我衰老非其班。

投我之辖下我榻,便欲援我起尘寰。

携持雅道归破屋,分与松菊盟长跧。

君如不能弃我去,倘可画我浮邱洪崖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寄台教王吉甫

直溪之水清且洌,可以沃我老枯渴。

直溪之风空且阔,可以舒我穷郁结。

自闻西来飞霞佩,使我南望片云隔。

苦无筋力抗尘埃,徒有心事交冰雪。

长庚分光到寂寞,好风流閒无时节。

瘿木岂是罍洗材,歜菹不登鼎俎列。

见何所见斯未信,取非所取毋乃亵。

俗眼滔滔鄂州花,古道卓卓元城铁。

自昔瓮城地最灵,而况金坛人更杰。

漫塘词源有流传,实斋理学素磨切。

忽乘朝阳下赤城,坐觉文星灿东浙。

龟手之药或以封,皋皮之座啸自彻。

糠秕在前吾不妨吾后,瓦注者巧吾但安吾拙。

教铎重新雷霆鸣,儒流勇赴江河决。

弦诵洋洋正声合,芹藻楚楚生香发。

北斗泰山收宝望,东观蓬莱是途辙。

何时镫前相对一杯酒,未见颜色惟看山中秋夜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