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秋思八首(其六)

学仙曾欲访王乔,中夜频将一气调。

杳杳洞房开禁钥,微微面目上清潮。

色湿灰时人莫识,梦钧天处语难描。

怅望新秋蒲柳思,尘缘犹绊鬓先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秋日的思绪与情感。首句“学仙曾欲访王乔”,透露出诗人对仙道的向往与追求,渴望寻访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寻求长生不老之道。接下来,“中夜频将一气调”则展现了诗人深夜静坐,调息练气,试图通过修炼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杳杳洞房开禁钥”一句,以“洞房”象征内心的隐秘世界,而“开禁钥”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觉醒与探索。“微微面目上清潮”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精神层面的变化,仿佛清新的气息正从他身上缓缓升起,带来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平和。

“色湿灰时人莫识”可能是指在修炼过程中,身体或心灵经历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转变,如同火焰熄灭后留下的灰烬,表面看似无色无味,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内在变化。“梦钧天处语难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追寻,这种追求超越了言语所能描述的范畴,只能在梦境般的神秘境界中体验。

最后,“怅望新秋蒲柳思,尘缘犹绊鬓先凋”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新秋时节,蒲柳(即芦苇)虽美,却也预示着生命的衰败。诗人意识到,尽管内心渴望超脱,但世俗的束缚依旧存在,使得他的鬓发过早地失去了光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解脱过程中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病中秋思八首(其七)

何年海上入妖氛,满地楼台尽一焚。

刃露雪霜惊壮士,阵翻蛱蝶扫□军。

星河避影宵烽逼,砧杵停声哭巷闻。

野老无能效筹策,空弹长铗对秋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病中秋思八首(其八)

远游当日意何如,楚越风烟一棹余。

湖斩鲸鲵先帝迹,山围龙虎异人居。

闲坐清溪谈剑术,深探古穴访仙书。

试问同行相忆否,一秋多病闭茅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病中秋日作四首(其一)

药裹牵缠岁半徂,秋风先自到江湖。

荣枯草色占题鴂,深浅潮头候荻芦。

吴地连年尽豺虎,野人何处觅莼鲈。

亦知不是独醒客,与世浮沉糟可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病中秋日作四首(其二)

扁舟系缆且休徂,秋旱川流未灌湖。

衰齿病多诸品药,贫家薪少半圩芦。

稍能鄙事催孳豕,偶戏仙方看钓鲈。

自署醉侯常是醉,君王不待赐恩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