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其二十九)

织成锦衾碧间红,缭以吴绵四五通。

锦上鸳鸯三十六,双栖夜夜水纹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画卷,以锦被为载体,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织成锦衾碧间红",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被面的色彩斑斓,既有碧绿的底色,又有鲜艳的红色图案,显得华丽而生动。"缭以吴绵四五通",进一步强调了被子的柔软与温暖,"吴绵"暗示了产地的精细工艺,而"四五通"则传达了被褥之厚实。

"锦上鸳鸯三十六",寓意吉祥,鸳鸯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夫妻恩爱,此处的数量三十六,可能寓意着团圆美满,幸福长久。"双栖夜夜水纹中",将鸳鸯置于水波荡漾的环境中,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含了人们希望爱情如水般长流不息的愿望。

整体来看,朱彝尊的这首《鸳鸯湖棹歌(其二十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生活中的温馨场景,通过锦被上的鸳鸯图案,寄寓了人们对家庭和睦、爱情永恒的美好期盼。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鸳鸯湖棹歌(其三十)

天宁佛阁早春开,鸟语风铃次第催。

怪道回船湿罗袜,严将军墓踏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鸳鸯湖棹歌(其三十一)

长水风荷叶叶香,斜塘惯宿野鸳鸯。

郎舟爱向斜塘去,妾意终怜长水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鸳鸯湖棹歌(其三十二)

踠地垂杨絮未飘,兰舟上巳祓除遥。

射襄城北南风起,直到吴江第四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鸳鸯湖棹歌(其三十三)

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

碧山银碗劝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