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似曾诗》,作者为清朝末年的著名思想家和诗人谭嗣同。诗中以莲花和禅境为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同住莲花证四禅”描绘了诗人与莲花共处,体验禅定的境界,暗示了他对超脱世俗的追求。"空然一笑是横阗"则通过笑声表达出豁达的心境,笑中寓有深意,仿佛超越了世俗的喧嚣。
接下来两句“惟红法雨偶生色,被黑罡风吹堕天”,运用色彩对比,红与黑象征对立的两面,法雨与罡风象征佛法与世间风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起落和修行的艰难。
“大患有身无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大患在于无法摆脱身体的束缚,而小言则是他用文字来排解愁绪,寻求解脱之道。
最后两句“年来嚼蜡成滋味,阑入楞严十种仙”,以“嚼蜡”形容生活中的苦涩,但诗人却从中找到了滋味,甚至将自己比作“楞严十种仙”,表明他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思想与个人情感,体现了谭嗣同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和超越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