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居士年来净目尘,空花岂复问陈新。
北游岂识无为子,东第常叨不速宾。
忆昔扁舟轻白帝,何年一室老青神。
飘然又指淮山去,傥更山中得异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次韵陈师白》。诗中描绘了居士在岁月的沉淀中,心灵逐渐纯净,不再为世事所累,眼中所见皆如空花,不问过去与未来之新旧。北游时虽未识得无为子,但东第常有不速之客,可见其待人接物之豁达。
回忆往昔,居士曾乘扁舟轻行至白帝城,如今岁月流转,已在青神老去。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飘然又指淮山去,傥更山中得异人”,则表达了居士对未来未知旅程的期待,或许在山中能遇见不同寻常之人,进一步深化了其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风貌。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河东有句不空传,但寄襄阳孟浩然。
多虑皆能成白发,一尘莫遣到丹田。
此身彭泽杯中老,浮世邯郸枕上眠。
常恨今时无大雅,看君发愤补亡篇。
离歌三叠最关情,不省从来此地闻。
早是春残心事恶,落花阴里更辞君。
忆汎郎舟共采莲,今来挥泪送郎船。
回书傥寄新翻曲,湖上何人为扣舷。
一梦巫阳乐已穷,三年犹复怨匆匆。
倏云骤雨成何事,未必三年抵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