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兰畹》由明代诗人陈琛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
首句“独清独醒思幽幽”,诗人以“独清”、“独醒”形容自己内心的纯净与警醒,同时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仿佛在静谧的夜晚,独自一人沉浸在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之中。“幽幽”二字则增添了诗境的深远与神秘感,暗示着诗人思绪的深远与复杂。
次句“中夜无为独远游”,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时分,独自一人行走在未知的旅程上。这里的“中夜”不仅指时间上的深夜,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探索与追寻。诗人选择在无人问津的时刻,踏上心灵之旅,寻找自我与真理的所在。
后两句“尽道屈平远不死,至今兰畹在湘流。”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历史人物屈原。屈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才华如同兰花般永存不朽,其作品与事迹在湘江之水的流淌中流传至今,成为后人传颂的典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屈原高尚人格与伟大成就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与追求的执着与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和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