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彦彬(其一)

烽火春城正荷戈,□□清隐奈君何。

山深兴逐云霞远,天涧恩承雨露多。

尚使斯民跻泰域,未应吾道变颓波。

百年且向东风里,酾酒当筵舞太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烽火春城,荷戈守卫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国家与人民深切的关怀和责任。首联“烽火春城正荷戈,□□清隐奈君何”中,“烽火”象征战争与危机,“春城”则寓含生机与希望,荷戈守卫的战士形象跃然纸上,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守护之心。“清隐”二字可能是指隐居或避世,但在此处似乎是对某种难以解决的困境的比喻,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局势时的无奈与挑战。

颔联“山深兴逐云霞远,天涧恩承雨露多”运用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山深云远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向往,而天涧雨露则寓意着上天的恩赐与滋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寄托。

颈联“尚使斯民跻泰域,未应吾道变颓波”体现了诗人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坚守。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呼吁要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信念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动摇,展现出一种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尾联“百年且向东风里,酾酒当筵舞太阿”以“东风”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希望在未来的百年里,能够与友人共饮美酒,庆祝和平与繁荣的到来。同时,“舞太阿”可能指的是挥剑起舞,既是一种庆祝的方式,也可能暗含着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的态度,准备随时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与执着追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791)

郑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韵答彦彬(其二)

东风日日候鸣珂,为问山中近若何。

坐对一庭桑梓合,笑看三径菊松多。

前林日暖莺迁木,隔岸云深豕涉波。

尚想华堂春昼永,管弦杂沓间阳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用韵与袁希曾

先正诸孙兴未涯,东风曾记理征槎。

关河车骑三千里,京阙笙歌百万家。

红日当天头上近,黄埃满路望中赊。

十年归住沧江水,犹忆金门拥翠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元宵江上观灯

牙樯锦缆簇华灯,上下乾坤破杳冥。

飞影倒穿千尺水,流光远散一天星。

警传炮石边军肃,曲奏笙歌海若听。

相国有恩民共乐,好将盛事写丹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岁暮写怀二首(其一)

书床斜傍竹溪虚,千古风流梦寐俱。

汉祖每资萧相国,齐人多赖管夷吾。

林丛月落狐狸啸,水国天寒雁鹜呼。

岁暮故人寥落甚,抱琴祇欲赋归欤。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