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思归》,是唐代诗人晁衡所作。晁衡,本名阿倍仲麻吕,日本遣唐使之一,以精通汉学而著称。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与归乡之愿。
首句“慕义名空在”,表达了诗人对道义的崇敬与追求,但这种追求似乎徒劳无功,暗示了他在异国他乡的处境与内心的矛盾。次句“输忠孝不全”,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他在忠诚与孝顺之间难以两全,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冲突,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
“报恩无有日,归国定何年?”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渴望能够报答恩人,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同时,他也期待着能够回到祖国,但归期未卜。这两句诗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期盼,以及对自由与归属的强烈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思归》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眷恋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中日文化交流背景下,海外游子的复杂心境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