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湖天望月

柳家井畔,感传书无路。雾阁荒唐吊龙女。

便一枝、横竹吹入湖烟,平波上、惊起老鱼秋舞。

下界忒无聊,我劝银蟾,飞到人间最空处。

身世玉壶中,诗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风露。

都说道今宵月朦胧,偏照出离愁,者般清楚。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湖边月下景象,以柳家井畔为背景,传递出一种幽深而孤寂的情感。"雾阁荒唐吊龙女"一句,借龙女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似乎在暗示着对远方或逝去之人的怀念。"一枝横竹吹入湖烟",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竹声,增添了静谧与凄清。

"平波上、惊起老鱼秋舞",通过老鱼被月光惊动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月色的魔力。接下来,词人感叹人间的无聊,希望月亮能飞到最空灵的地方,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超脱的向往。

"身世玉壶中,诗意高寒",将人生比作玉壶中的世界,表达了词人高洁的品格和深沉的诗意。"湘天风露"则暗示词人的情感如同湘江边的风露,清新而冷冽。最后,词人说今晚的月色虽然朦胧,却偏偏清晰地照出了离愁,直接抒发了词人深深的离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洞仙歌·湖天望月》以月夜景色为载体,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和哲思,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散余霞

十年受尽才名累。枉落霞秋水。

今夜愁抱云和,吊潇湘帝子。无端月明翠被。

念鄂君千里。过燕又写相思,满湖天人字。

形式:

渡江云.秋帆

隋堤宫锦后,南朝无命,春影不生还。

送春元自苦,况送离人,更送送秋船。

空遮雁路,怎未将、别路都拦。

谁写出、杜陵诗意,白鹭上青天。愁边。

暝枫江馆,衰柳湖楼,过凉阴几片。

应错认、斜阳坠也,倦倚红栏。

一痕认取新来破,是伊家、望眼能穿。

归定准,东风吹到花前。

形式:

清波引.秋橹

听风听雨。更听到、者回柔橹。酒亭灯暮。

此时正难住。向远递秋响,知在鱼天何处。

已教愁满空江,再添个、雁儿语。霜波晓路。

又摇梦、向那岸去。水边人寤。数声过红树。

何年买渔艇,单唱云山韶濩。

试指船背斜阳,菊花开否。

形式:

潇潇雨.秋篷

春堤曾小泊,一篷儿恰在柳阴中。

乍蜻蜓飞过,鸬鹚立满,剪剪西风。

误入芦花深处,秋雪压难松。

还被枫人觉,堆上愁红。

坐稳也如牛背,只横吹短笛,换个渔童。

写浮家图画,斜照旧衫烘。

又层层霜月围紧,掩船窗灭烛听孤鸿。

江南路,漫敲疏雨,酒梦惺忪。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