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开疏屏望荣光,仰见威灵烛下方。
二本同楹真盛事,三年叠秀是殊祥。
好图瑞采增旗帜,更诵灵华续乐章。
拜舞共陈归美颂,喜浮春殿九霞觞。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太庙中观看奇异芝草的景象,诗人以崇敬的心情仰视那照亮下方的神圣光辉。他赞美这种罕见的双本芝草在同一梁柱上生长,视为吉祥的象征,连续三年的丰收被视为特殊的福祉。诗人认为这幅景象增添了国家的荣耀,如同旗帜上的吉祥图案,同时吟咏赞美之词,将这些瑞兆融入到庆祝的乐章中。在欢快的气氛中,众人一同礼拜舞蹈,歌颂皇上的美德,并欢饮庆祝,共享春殿的美酒。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皇家庆典的热烈赞美和对天降祥瑞的喜悦之情。
不详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野鹤摩云万里心,一枝聊复寄高林。
愁边举目江山异,客里登楼岁月深。
长铗誓为知己用,短檠空伴读书吟。
龙门不拒通家子,应许来听正始音。
风度颙颙白首郎,清朝趋奏久含香。
东南德望龙津阔,甲乙科名雁序长。
使节不辞骊驾远,卿家重见戟门光。
愿公早入承明去,一试囊中活国方。
我来何幸识支郎,百丈峰头宝月光。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
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
向来归卧白云边,忽拜君王诏墨鲜。
谁借羽翰超弱水,又随簪橐过甘泉。
酒同今夕兄酬弟,诗比当年圣得贤。
润色正须燕许手,小儒那有笔如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