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礼铜殿

一路阴晴屡不分,山中风候易纷纭。

村过数日无红叶,江近双峰似白云。

蛇虎夜深求忏度,鼓钟人定示声闻。

可怜世外僧经济,金火须臾历劫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钟惺所作的《花山礼铜殿》。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天气多变,阴晴不定,反映出山中气候的复杂。"一路阴晴屡不分,山中风候易纷纭"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这种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村庄经过数日仍未见到红叶,而江边的双峰则如云雾般缭绕,增添了神秘与空灵的意境。"村过数日无红叶,江近双峰似白云",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恬静与淡泊。

夜晚,山中的蛇虎似乎在寻求内心的净化,而寺庙的鼓钟声在寂静中回荡,象征着僧侣们的修行和生活的节奏。"蛇虎夜深求忏度,鼓钟人定示声闻",体现了山寺生活的宗教氛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中僧侣们超脱世俗、勤于修行的敬佩,他们如同金火一般,在短暂的世间生活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可怜世外僧经济,金火须臾历劫勋",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质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和僧侣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超凡精神的崇敬。

收录诗词(43)

钟惺(明)

成就

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经历

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

  • 字:伯敬
  • 号:退谷
  • 籍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
  • 生卒年:1574~1624

相关古诗词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二)

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

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

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三)

虚船也复戒偷关,枉杀西风尽日湾。

舟卧梦归醒见水,江行怨泊快看山。

弘羊半自儒生出,馁虎空传税使还。

近道计臣心转细,官钱曾未漏渔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四)

巴舷吴榜簇江干,市侩村倡半倚滩。

系籍惯豗乡阀阅,投单例办敝衣冠。

女儿编竹成长缆,乞子施竿觅剩盘。

小釜群炊如候代,奚奴亭午未朝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五)

江乡涨后指荒郊,木杪鱼罾俯雀巢。

处处葑田催种麦,家家竹瓦代诛茅。

岸容霜老菰蒲秃,水气晴粘草树交。

快舫蚀波才寸许,急湍底复怨舟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