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江上

宛转下江岸,霜风绕人衣。

翩翩渚鸿堕,冉冉林鸦归。

前壑已重霭,远峰犹落晖。

孤舟欲何处,划浪去如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船只婉转驶向江边,寒霜之风吹过衣襟。
水鸟翩翩落下洲渚,林中的乌鸦缓缓归巢。
近处山谷已笼罩浓雾,远方山峰仍有夕阳余晖。
孤独的小船不知将往何处,破浪前行,疾如飞鸟。

注释

宛转:形容船只行驶曲折。
霜风:寒冷的风。
渚鸿:水边的鸿雁。
冉冉:缓慢的样子。
壑:山谷。
霭:雾气。
落晖:落日余晖。
孤舟:孤独的小船。
划浪:划破波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江景图。"宛转下江岸,霜风绕人衣"一句,通过“宛转”二字传达了船轻盈地滑过江面的感觉,同时“霜风绕人衣”则营造出一种清冷、寒意的氛围。诗人捕捉到了秋末初冬时节特有的景象。

"翩翩渚鸿堕,冉冉林鸦归"一句中,“翩翩”、“冉冉”两组叠字分别描写了水鸟和乌鸦飞行的姿态和声音,给人一种秋高气爽、万物收藏之感。渚鸿堕,意指水鸟栖息的地方,而林鸦归,则是乌鸦归巢的景象。

"前壑已重霭,远峰犹落晖"一句,通过对比前后景象的变化,表现了时间流转和光影变幻。前壑重霭,是说江边的山谷已经被暮色所笼罩,而远处的山峰上还残留着余晖,这是秋日夕阳西下的常见景象。

"孤舟欲何处,划浪去如飞"一句,则表达了诗人驾着独木舟,在波涛中前行之情。这里“孤舟”强调了一种寂寞与独立,而“划浪去如飞”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遨游自然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秋江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孤独漂泊中不失自在之情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晚至村家

高原硗确石径微,篱巷明灭馀残晖。

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

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

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秋烟波

直于一丈素,写尽千里景。

云山杳杳已成秋,烟水漻漻方入暝。

君应无心得此画,我岂有言能尔咏。

形式: 古风

望云楼

南山北岭远如层,朝云暮雨浓若烝。

楼高百尺见万里,更有底事须来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梁山大雪

严风吹屋鸣,向晓尤凛冽。

应从北山上,一夜吹猛雪。

幽人不能饮,身体冷如铁。

空向龙具中,苦吟声不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