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用山谷韵呈薛使君

畏日炎风是处同,使君闵闵甚三农。

新诗仰看奔牛堰,好雨忽迷回雁峰。

千里祇今被膏泽,一堂行见会云龙。

由来肤寸沾天下,衡岳英灵等岱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喜雨用山谷韵呈薛使君》由宋代诗人程洵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雨水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官员薛使君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雨水能够滋润大地、带来丰收的期待。

首句“畏日炎风是处同”描绘了夏日炎炎、热风滚滚的景象,暗示了干旱的严峻形势。接着,“使君闵闵甚三农”则点明了官员薛使君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官员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

“新诗仰看奔牛堰,好雨忽迷回雁峰”两句,诗人以奔牛堰和回雁峰为背景,巧妙地将新诗与好雨联系起来,不仅展现了雨水的珍贵,也寓意着诗人对薛使君政绩的肯定和赞美。雨水如同甘霖,不仅滋润了大地,也唤醒了沉寂的山峰,让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千里祇今被膏泽,一堂行见会云龙”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广泛影响,它不仅覆盖了广阔的地域,还汇聚了天上的云龙,象征着雨水的充沛和祥瑞。同时,这也暗示了薛使君的政绩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他的治理如同云龙汇聚,带来了福祉。

最后,“由来肤寸沾天下,衡岳英灵等岱宗”总结了主题,指出雨水虽从细微之处开始,却能惠及天下,如同衡山的英灵一样,具有崇高的地位。这里不仅赞美了雨水的伟力,也高度评价了薛使君的政绩,将其比作衡山之于泰山,彰显了其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绘,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颂扬了官员薛使君的政绩,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25)

程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 字:允夫
  •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84

相关古诗词

终当计勇决,湖山足徜徉。

形式: 押[阳]韵

赠相士徐鬼眼

挟术满天下,谁人解识真。

不因眼是鬼,那得口如神。

坚白三寸舌,雌黄一世人。

操修果无愧,方可问人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刘忠肃二首(其一)

今代中兴佐,如公有几人。

秉心先许国,临事辄忘身。

才略优中外,清忠表缙绅。

天乎何不淑,遽夺我元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刘忠肃二首(其二)

大节人谁识,孤忠我独知。

文章亦馀事,轩冕竟何为。

国耻生期报,臣心死未衰。

凄凉遗奏稿,千载有馀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