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晴窗》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晴天窗边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悟。
首句“狂风只在外境界”,以狂风象征外界的纷扰与动荡,强调了外部环境的不平静。然而,紧接着的“暖日烘窗性每温”则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不仅照耀着物理空间,也温暖了诗人的心性,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自与楞伽参八识”一句,引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楞伽”是佛经《楞伽经》的简称,此处借指佛教的智慧或修行之道;“八识”则是佛教中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八个阶段的概括,包括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分别和俱生两种意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内观和修行,深入探索自我认知的过程,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觉醒。
最后一句“年来真觉意存存”总结了诗人多年来的修行体验,表明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之后,他内心深处的真知与觉悟依然存在,这种内在的觉醒与平和成为了他生命中永恒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觉醒的向往,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