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浙闱奉调帘差因格于例,明经科未与考者凡五人出闱后,蒋颖生大令以闱中和中丞监临原韵七绝四首见示爰次韵感赋四首(其二)

换骨曾闻说道家,能教银海老无花。

烧丹我乏神仙分,九转终惭火候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的向往以及对未能达到高深境界的自省。首句“换骨曾闻说道家”,透露出诗人对于道家修炼之术的了解和兴趣,认为通过道家的方法可以实现身体的脱胎换骨,获得超凡脱俗的能力。然而,“能教银海老无花”一句,似乎在暗示尽管有理论上的认识,但实际操作中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银海(可能象征心灵或精神世界)中的老者(代表经验丰富的修行者)也未能完全避免某些问题或缺陷。

接着,“烧丹我乏神仙分”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缺乏成为神仙的天分或条件,可能是指修行所需的天赋、毅力或是某种内在的品质。最后一句“九转终惭火候差”则强调了在修炼过程中,自己在“九转”(道家炼丹术语,指炼制丹药的过程)的过程中,由于火候(炼丹时控制温度和时间的关键因素)掌握得不够精准,导致未能成功炼成仙丹,从而未能达到预期的修仙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道家修炼的追求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以及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时的自省与感慨。通过对比自身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诗人表达了对个人修为不足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更高境界的渴望与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33)

陆汝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丑浙闱奉调帘差因格于例,明经科未与考者凡五人出闱后,蒋颖生大令以闱中和中丞监临原韵七绝四首见示爰次韵感赋四首(其三)

鸿爪重寻十四年,云泥判隔竟无缘。

天梯咫尺终嫌远,未许霓裳会众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癸丑浙闱奉调帘差因格于例,明经科未与考者凡五人出闱后,蒋颖生大令以闱中和中丞监临原韵七绝四首见示爰次韵感赋四首(其四)

境想高寒月倍明,楼台七宝竞妆成。

剧怜天上清虚府,空署仙曹籍后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病中书怀

战罢文坛力尚遒,那经小病迫深秋。

未谙医术慵投剂,恐累亲忧强说瘳。

拥袖惊馀风料峭,挑镫听尽雨飕飗。

连朝作势催寒至,旧典青袍熨贴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春卧病

相怜祗贫病,此语信非诬。

风捲林花入,春归庭草芜。

小蜂才护蜜,新燕又将雏。

二竖何时退,呼儿看药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