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

物生天地间,同此一太虚。

林林各自植,但坐形骸拘。

日夜相残杀,曾不置斯须。

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

鸡鹜羊彘辈,尚食稗与刍。

飞潜何与汝,祸乃及禽鱼。

豺虎之害人,亦为饥所驱。

汝顾不自省,何暇议彼欤。

又于人类中,各私六尺躯。

方其忿怒时,流血视若无。

我欲反其源,默观受气初。

挺刃之所加,惨若在我肤。

朝饭一釜豆,莫饭一杯蔬。

扪腹茆檐下,陶然欢有馀。

形式: 古风

翻译

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共享同一片虚空。
各自在林中生长,只因形体束缚而受限。
日夜互相争斗,从未停息片刻。
皮毛供人制作衣物,鲜血滋养了美食。
鸡鸭猪羊等,食物仅限谷草。
飞翔潜水的生物,也未能幸免,灾祸波及到它们。
豺虎伤人,实则是饥饿驱使。
你难道不反省自己,还有空议论他人吗?
在人类社会中,人人自私,只顾自己的身躯。
愤怒时,人们视流血如无物。
我想要追溯源头,探究生命的初始。
面对伤害,仿佛刀刃直刺我心。
早晨粗茶淡饭,傍晚仅有一杯菜蔬。
在茅屋檐下摸着肚子,却感到满足和快乐。

注释

天地间:宇宙万物。
太虚:广阔无垠的空间。
形骸:人的身体。
拘:束缚。
残杀:互相攻击。
斯须:片刻。
皮毛:动物的皮。
裘褐:粗布衣服。
膏血:油脂和鲜血。
稗与刍:谷物和草料。
飞潜: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
祸:灾难。
豺虎:猛兽。
饥:饥饿。
自省:自我反思。
暇:空闲。
私:自私。
六尺躯:人的身体。
忿怒:愤怒。
流血:看见血不以为意。
受气初:生命的起源。
挺刃:举刀。
惨若在我肤:如同刀割在我身上。
釜豆:粗米饭。
蔬:蔬菜。
陶然:愉快的样子。
欢有馀:感到满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戒杀》,以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状态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生命尊重和反对杀戮的主题。诗中通过描述自然界生物间的相互依存与生存竞争,指出杀戮的残酷和根源在于人的欲望与贪婪。诗人反思人类自身的自私行为,当愤怒导致伤害时,视他人的生命如草芥。他提倡回归自然的本源,倡导简朴生活,早晨吃粗食,傍晚素食,以此来体验生命的满足和快乐。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陆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伦理的诗风。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钞书

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

捣蘖潢剡藤,辛苦补散亡。

且作短檠伴,未暇名山藏。

故家借签帙,旧友饷朱黄。

皇坟探八索,奇字穷三苍。

储积山崇崇,探求海茫茫。

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投梁参政

浮生无根株,志士惜浪死。

鸡鸣何预人,推枕中夕起。

游也本无奇,腰折百僚底。

流离鬓成丝,悲咤泪如洗。

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

远冲三伏热,前指九月水。

回首长安城,未忍便万里。

袖诗叩东府,再拜求望履。

平生实易足,名幸污黄纸。

但忧死无闻,功不挂青史。

颇闻匈奴乱,天意殄蛇豕。

何时嫖姚师,大刷渭桥耻。

士各奋所长,儒生未宜鄙。

覆毡草军书,不畏寒堕指。

形式: 古风

书巢五咏(其四)折墨

鸾胶捣松烟,成此金石姿。

虽以刚故折,挺特终不移。

微功在简册,敢惜身蹈危。

虽非破砚文,永世亦有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抚州上元

江月微云外,街泥小雨馀。

人如虚市散,灯似晓星疏。

羁雁同身世,新霜上鬓须。

明年更清绝,渔火对茅庐。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