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单于吹罢,望西山乞得,斜阳收脚。

素魄旋升,听桂子、风里时时飘落。

莹彻杯盘,冷侵毛发,浑不胜衣著。

天公有意,为人掀尽云幕。

童稚犹也多情,广庭扫净草,不容纤恶。

步绕周遭,疑便是、踏雪当年东郭。

慢引歌声,响穿云际,直使姮娥觉。

一尊重酹,为言千载同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匈奴首领吹完笛子,向西山祈求,夕阳渐渐落下。
明亮的月亮升起,听那桂花在风中不断飘落的声音。
月光洒满杯盘,寒气透骨,让人难以承受。
上天似乎有意,为人们驱散了乌云。
孩子们也充满情感,清扫广阔的庭院,不允许任何污秽。
我缓缓绕行,仿佛踏着当年东郭先生的雪地。
慢慢吟唱歌曲,声音穿透云霄,甚至惊动了嫦娥。
一杯深深的酒,纪念这千年不变的约定。

注释

单于:匈奴首领。
素魄:明亮的月亮。
旋:立刻。
桂子:桂花。
飘落:落下。
莹彻:清澈。
浑:完全。
胜:承受得住。
天公:上天。
云幕:乌云。
童稚:孩子们。
纤恶:细微的污秽。
踏雪:踏雪寻梅。
东郭:东郭先生。
姮娥:嫦娥。
重酹:深深的酒杯。
千载同约:千年不变的约定。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念奴娇》,出自北宋词人杨无咎之手。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怀,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首句“单于吹罢”以轻盈的笛声引入诗意,随后“望西山乞得,斜阳收脚”则是词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这里的“西山”象征着遥远而不可触及的理想,“斜阳”则描绘出一幅秋日余晖收敛的画面,给人以静谧和淡雅之感。

接着“素魄旋升,听桂子、风里时时飘落”中的“素魄”指的是清澈的月光,而“桂子”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词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传达了季节的转换,更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思。

“莹彻杯盘,冷侵毛发,浑不胜衣著”则是对寒冷气氛的生动描绘。这里的“莹彻杯盘”形象鲜明地表达了秋夜的清凉,而“冷侵毛发,浑不胜衣著”更是将这种凉意渲染得淋漓尽致。

“天公有意,为人掀尽云幕。童稚犹也多情,广庭扫净草,不容纤恶。”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以及对纯洁环境的渴望。在这里,“天公”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而“掀尽云幕”则象征着揭开心灵深处的迷雾。接着,“童稚犹也多情”表达了词人对于纯真无邪事物的喜爱,而“广庭扫净草,不容纤恶”则是对环境中任何瑕疵都不愿忍受的态度。

“步绕周遭,疑便是、踏雪当年东郭。”这句通过将现实与过去进行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踏雪”和“东郭”都是古代诗文中常用来表达深秋或严冬景象的意象。

最后,“慢引歌声,响穿云际,直使姮娥觉。一尊重酹,為言千载同约。”这两句则是对音乐和酒宴的描写。词人通过“慢引歌声”传达了一种淡定与悠长的情感,而“响穿云际”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随后,“直使姮娥觉”中的“姮娥”指的是月宫中的一位仙子,这里是说词人的歌声之美,甚至能够唤醒神话中的仙子。而最后,“一尊重酹,為言千载同约”则是在表达一种跨越时空的承诺和期待。

总体而言,《念奴娇》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幅既美好又带有淡淡忧愁的画面。词人在诗中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更是将个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和对过去时光的深情思念,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雨中花令(其三)

自是云温雨润。诮不解、佯嗔偷闷。

倾坐精神,忺人情性,眉际生春晕。

语带京华清更韵。听娅姹、莺喉娇稳。

别后相思,心头欲见,觅个灯花信。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雨中花令(其一)

惆怅红尘千里。恨死拨、浮名浮利。

欠我温存,少伊撋就,两处悬悬地。

拟待归来伏不是。更与问、孤眠子细。

月照纱窗,晓灯残梦,可㬠恶姿味。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雨中花令(其二)

已是花魁柳冠。更绝唱、不容同伴。

画鼓低敲,红牙随应,著个人勾唤。

慢引莺喉千样转。听过处、几多娇怨。

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愿人肠断。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其三)中秋

雨霁云收,风高露冷,银河万里波澄。

正冰轮初见,玉斧修成。

还是一年,凭栏望处,对景愁生。

想姮娥应念,待久西厢,为可中庭。

翻思皓彩,未如微暗,向人多少深情。

长记得、墙阴密语,花底潜行。

饮散频羞烛影,梦馀常怯窗明。

此时此意,有谁曾问,月白风清。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